财新传媒
2015年01月22日 11:01

留学改变了我| 美帝观感——无需适应的国度

留学改变了我| 美帝观感——无需适应的国度

美帝观感——无需适应的国度

图/文 雨塵

四个月前奔赴美国圣迭戈,基本不需要适应期,自然而然就融入了大洋彼岸的生活,像是以前就在那里待了很久似的;三个多月后回广州,却是要先好好适应一番,从前见怪不怪的事情,现在得先在脑袋里过一遍才能拐过弯来。

自不必说,在公共生活层面上,最大的不适应,便是上了公交车不用说“Hi”,下车时不用说“Thank you”,借过无需“Excuse me”,道别无需“Have a goodday”,更不用...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22日 10:43

破解天才艺术家—从达文西到毕加索

破解天才艺术家—从达文西到毕加索

破解天才艺术家—从达文西到毕加索

法兰蔻

最早艺术家的定义,是训练有素的工匠 (craftsman / artisan)。在希腊时代,柏拉图明确地区分视觉艺术与诗歌的不同,艺术工匠的社会地位远低于诗人,这样的区分超过一千年几乎没有改变。一直到文艺复兴时代第一位艺术史学家乔治˙瓦萨里按照时间为横轴,艺术家传记为纵轴,梳理艺术史发展,他为艺术史学创下几个准则:首度出现「艺术家」的专职,对于艺术的想象,以及天才艺术家的想象...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20日 17:36

悼念缅怀,何须一较高下?

悼念缅怀,何须一较高下?

(图:刘彪摄)

悼念缅怀:何须一较高下?

善泽

歌手与院士辞世,皆是令人扼腕之事。自私一点讲,前者让我们的生命中少了一副灵动曼妙的嗓子,一个富有激情的灵魂;后者则让某个领域少了一位专家大师,让这个领域的后进们少了一位言传身教的先者。

国平这篇《请对“国魂”多一分关注》(原载中国新闻网,可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看),固然不忘夸赞歌手,强调对流行人物辞世的关切与缅怀,是“常识也是共识”。但文中一个...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9日 15:37

《午宴之歌》:相距一张餐桌,够不着的距离

《午宴之歌》:相距一张餐桌,够不着的距离

(图片来源http://t.cn/RZK3krO

《午宴之歌》
相距一张餐桌,够不着的距离

雨果戴

许多年后,再见旧爱时,你过得更好,还是我过得更好。还是不重要。

阿伦•瑞克曼的“他”是个思绪丰富、外表不修边幅而埋头无聊工作的图书编辑,年过半百而一无所有。艾玛•汤普森的“她”嫁了个著名作家,长居巴黎,相夫教子,生活体面。十五年前,他们分开了。对他来说,那个人“偷走了”她,而“她”竟然如此愚蠢地离开他。期间他...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9日 14:45

留学改变了我| 本地与外地,家乡与他乡

本地与外地,家乡与他乡

刘岩川

十几岁离开北京后,就很少在家生活。作为一名转战各地的资深外乡人,我对家乡的感触逐渐模糊了,说不清楚惦念的是亲友,还是那座给我很多回忆却又怎么都和记忆合不上拍的城市。古语云“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但安定的感觉却是不易找到的。

某年暑假,我在北京目睹了两件难忘的事。公车上,一位外地母亲向朋友诉说着孩子在北京上学的烦恼。“老师说外地孩子素质低,会影响其他人…”拥挤的地...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7日 11:07

国外怎么查乳腺癌?

魁北克的乳腺癌筛查项目

冉夷侨

“我选择将自己的故事公之于众,是因为还有很多女性不知道,自己生活在癌症的阴影之下。”2013年5月14日,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投书《纽约时报》,将自己接受“双侧乳腺切除术”一事公之于众,呼吁女性关注患癌风险,关注自身健康。

朱莉的动情呼吁绝非危言耸听。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报告,仅在2008年,全球女性新发乳腺癌高达138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4日 19:48

给人生一场EVA评价

给人生一场EVA评价

给人生一场EVA评价

刘彪

这里的EVA当然不是日本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而是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附加值的英文缩写,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

与传统净资产收益率(ROE)评价指标不同,EVA评价告诉一个大家长期忽视的真理——资本的投入本身是有成本的。对于一个公司而言,真正创造价值盈利首先要高于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在内的资本成本,这种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4日 19:44

理性之外(十九)

理性之外(十九)

清木远

明天会不会下雨?买的股票赚多少?喜爱的球队胜算有多大?生活时时刻刻都在与种种有关未来的问题打交道。人们习惯用概率来描述未知,给每种可能的结果一个概率,这些所有的概率加起来要等于1,这意味着,在所有可能的结果中,总会有一种发生。虽然无法预测哪一种情况会发生,但是我们至少知道有哪些可能。科学家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把自己从不确定性中解救了出来,我们面对的不是“不确定”,...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4日 19:30

福山政治秩序下的“中国模式”

福山政治秩序下的“中国模式”

(图片来自于英国《卫报》网站)

福山政治秩序下的“中国模式”

童志超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在通读完当代著名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于2011年和2014年分别出版的《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和《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4日 19:26

留学改变了我| 新西兰,开拓生活试验田

新西兰,开拓生活试验田

胡正江

“留学改变了我什么?”说实话,看到这个主题,我觉得自己一定会憋出一堆正能量而又心灵鸡汤的话语去激励别人,看世界,感受不同的生活,然后折腾完爸妈辛苦赚来的几十万,之后就困惑迷茫,心不甘情不愿地打肿脸告诉其他人:“其实我也是有很大收获的。”可是,后来想想,无论怎样,留学还是那样的具有吸引力,这不仅仅是一次在一个地方的深度旅游,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的冲击,思考,反...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1日 16:04

为什么媒体不能高冷地谈论气候变化?(下)

媒体为什么不能高冷地谈论气候变化?(下)

朱李李

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财经媒体有一系列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市场和金融机制可以采写。作为金融机构融资规范的“赤道原则”,逐渐成熟的全球性碳交易市场,各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许多国家先后开始征收的“碳税”,不一而足。宏观上,国际和各国内部都在讨论应对气候变化到底会造成经济负担,还是会提供新增长机,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这一讨论增加了复杂性。同时,能源报道活...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0日 18:12

没有了新闻,你最怀念什么?——离经叛道的游戏理论

没有了新闻,你最怀念什么?

——离经叛道的游戏理论

李汶龙

我们为什么每天要读新闻?基于个人兴趣,也许这个问题会有很多答案。

60年前,纽约市发生了一起报业罢工,就在这段时间里传播学者伯纳德•贝雷尔森 (Bernard Berelson) 做了一项关于“失去报纸意味着什么”的调查。他走访了很多扭腰客,询问当没有报纸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报纸对个人生活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了报纸总觉得隐约少了些什么,但却很难清...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0日 18:06

留学改变了我| 难以名状的孤独

难以名状的孤独

菜翻L

回国两年,和很多小伙伴都讨论过一个问题,留学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很多人说留学真的能改变人么?我觉得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样,而我确实被改变了。在这里,我想说一些不优秀的自己犯过的一些错误和孤独。

我们85后90前这一代的留学生,和父辈们或者再大我们数岁的师哥师姐们的留学生已经有了些许不同。因为随着出国人数的增长,颇多人被视为留学垃圾,海待等等。我爸爸曾经感叹,我花了这么多钱让你...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9日 21:28

科幻片元年,何时到来?

 科幻片元年,何时到来?

董游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故事的背景被设置为遥远的太空,飞船在这片蓝色中悬浮,它是如此浩瀚美丽,又如此冷漠生疏。几个宇航员是片中主角,当他们离开家乡时,已经都不算年轻,在这场生死未卜的旅行中,必须完成一项拯救人类的任务。眼看地球环境日益恶化,他们与自己地球上的亲人唯一的联系方式,便是依靠一小块视频对讲机。信号在星际间传送, 经过虫洞时,飞船上的一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9日 21:22

《查理周刊》的画笔为什么会惹到恐怖分子?

《查理周刊》的画笔为什么会惹到恐怖分子?

《查理周刊》的画笔为什么会惹到恐怖分子?

昭杨

 

此次《查理周刊》遭遇袭击,主要原因是漫画的内容“侮辱先知,侮辱伊斯兰教",那么他们究竟画了什么内容的漫画让极端主义者不得不将其除之而后快呢?

《查理周刊》最爱讽刺的就是当今各种宗教极端主义,其中必然包括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下面这幅漫画讲先知边哭边念叨:被这些傻瓜(指原教旨主义者)热爱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下面这幅是讽刺恐怖分子对无辜人士的绑...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8日 17:54

香港,难以改写的身份记忆——电影《无间道》的叙事分析

香港,难以改写的身份记忆——电影《无间道》的叙事分析

香港,难以改写的身份记忆

——电影《无间道》的叙事分析

孙柏

刘建明恐怕是香港电影史上塑造的最耐人寻味的角色了。这样说,不仅仅是由于这个人物的性格复杂,更是因为他的身份困惑最终暗示了回归以后的香港一直面临的深切的文化认同危机。换言之,我们完全可以把刘建明读作关于今日香港的一个寓像。下文中,笔者尝试通过叙事分析,并联系香港今天的历史书写困境,来探讨《无间道》三部曲是如何改写其叙事主体的身份记忆的...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6日 19:59

学者的独立性与傲慢

学者的独立性与傲慢

林蔚然

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以及外国学者的傲慢与自大,来源于一个神圣的词汇——独立性。独立,中立,客观,类似于一个通行证, 任何一个人或者组织只要掌握了他们,就仿佛有了免死金牌以及傲视天下的资本。

可讽刺的是,安然事件出来以后,仿佛审计所的独立黄马褂被扒了下来,就像科菲在《看门人机制》中娓娓道来的一样,利益渗透其实对于所谓的独立审计所无处不在。就像金融危机后《监守自盗》几乎把...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6日 19:50

留学改变了我| 一个JD新生的自白

留学改变了我| 一个JD新生的自白

冲出新的起跑线——一个JD新生的自白

图/文 张倬贤

本着“尽量不要抒情,客观重于主观”的宗旨,本篇以干货为主,希望各路读者都可以从一个个生活记忆碎片组成的故事里面得到对自己有价值的“砖头”。作为一个大陆本科,先前没有长期的留学经历,希望这些构成了笔者在美国法学院留学生涯“from zero to one”的“砖”可以成为你们明天的“玉”。

我任性地认为故事的开头应当是这个样子的:

那是2011年的春节寒假,在一...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6日 19:27

公共艺术的传播学解读

公共艺术的传播学解读

(文章背景是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图片亦来自于此)

 

公共艺术的传播学解读

欧阳伶星

 朗日晴空里,福田河畔出现了一只望河的熊,安安静静地坐着,与石阶上的游人相映成趣。大熊的不远处,树林里悬挂印有《易经》八卦符号的蓝色帆布,与阳光、风雨相遇后,不断变换。作品与人,与环境发生关联,具有艺术的公共性和场域的针对性。区别于画廊里的私人收藏、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成为典型的公共艺术作品。

有关公共艺术...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5日 20:19

失而复得的大唐建筑-台湾武德殿

失而复得的大唐建筑-台湾武德殿

失而复得的大唐东洋建筑-台湾武德殿

 陈国元 Willie Chen
 

序言

武德殿对于大部份现在生活在台湾岛上的人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建筑名词。这建筑曾经是台湾岛上大城小镇里都具有大唐东洋建筑特色的习武、练习体能的场所。因为在二战后一直到公元2000年后开始,才开始有第一栋在台南的古迹以武德殿之名「个案性」地复原。在这段长达半世纪的岁月里,武德殿如同跟日本在台湾所盖的神社一样,因政治敏感而遭隐姓埋名被挪做它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