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你分得清吗?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你分得清吗?
童志超
在很多人眼中,“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一对比较模糊的概念。甚至在一些强调“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区别的人看来,前者也不过是后者的温和或积极版本,即当一国人民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是单纯地建立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强烈对比上时,他们就成为了危险的民族主义者,而若这种感情本身没有包含过多的自我优越性成分,那么它就是一种相对健康的爱国主义情绪。
而...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你分得清吗?
童志超
在很多人眼中,“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一对比较模糊的概念。甚至在一些强调“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区别的人看来,前者也不过是后者的温和或积极版本,即当一国人民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是单纯地建立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强烈对比上时,他们就成为了危险的民族主义者,而若这种感情本身没有包含过多的自我优越性成分,那么它就是一种相对健康的爱国主义情绪。
而...
多些温暖和阳光的中国口号
牛道伟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从未缺少过口号,无论是天子对叛乱诸侯的征伐,还是百姓对暴君的起义,总归要师出有名,待两军对垒之时总要喊出口号,这些口号就要有强大的号召力,合乎正义,顺应民意,从而军民一心,才能所向披靡。
众人皆知武王伐纣之事,其口号或许不可考证,但无外乎是“顺乎天意,为民除害”云云,显然此等口号反应非同小可,凭借此口号,纣王失信,各个诸侯反叛群而攻之;陈胜、...
你是否试过在毕业的那天,抛开所有顾虑放声高歌,和同学一起嘶吼直至喉咙沙哑,心里却是从所未有的舒畅?
你又是否遗憾过某个曾经,如果有机会,想对Ta唱一首歌,只想轻轻问一句,别来无恙? 我是微思客,我来唱歌给你听。
微思客发起“我来唱歌给你听”活动,邀请读者和FM的听众们和我们一起,唱...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前些日子,围绕知识分子的沉默是不是一种“权利”,萧瀚老师写了篇质疑我的文章(《律己的道德以及社会分工》)。辩论到了这个阶段,就开始有点好看了,因为我们进入了“角色互换”的境界。
萧瀚是一位极勇敢的写手,他写的一些东西连我都替他担心,而他也为自己的敢言付出了代价。然而,恰恰是他反对所谓的“道德绑架”。和他相比,我则保守许多。在某种意义上,我恰是那个坚持“职业主义”的...
杨松林|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研究助理
去年两会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不再提及严格的计划生育控制政策;随后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上,中国政府取消实施了超过30年的一胎政策,通过了普遍二孩政策。这种转变,意味着新一轮的政治改革似乎已经起航。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葛苏珊(Susan Greenhalgh)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韦爱德教授(Edwin A. Winckler)在《Governing China’s Population: From Leninist to Neoliberal Biopoliti...
牛道伟|重庆邮电大学通讯研究生
囚禁在这个以灌输知识为背景的社会环境久了,就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认为对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按照习惯来做就可以了,从来没有考虑过它的对错,进而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举动,甚至极度扭曲这些事情的激情与正义,然而对此我们却丝毫没有觉察。
曾经自认为进入社会久了,会成熟起来,觉着有些事情合情合理,按照大家公认的逻辑去做,习以为常而已,然而殊不知自己正在滑向灵魂邪恶的...
作者:杨松林|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研究助理,微思客编辑
编者按:“反腐”斗争自十八大以来,一直处于舆论、市场和政局核心:从军委、各级政府部门到金融、电力、石油、传媒等各行各业均有所涉及,无论力度还是广度,在历届政府中均无出其右;但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却在这几年不断趋缓,整体环境的不景气已成定局。而其是否和政府过于严格的“反腐”斗争相关,也引发公众讨论。这一讨论,以及过去关...
编者按:沸沸扬扬的英国脱欧公投将于今天拉下帷幕,这次事件虽与时下的难民问题与经济危机不无关系,但从历史纵深上来看,无非是英国人悠久的“疑欧情结”(euroscepticisme)的再度爆发。自加入欧盟以来,英国便与欧陆国家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英人对欧陆的怀疑,有着历史与地理层面的因素,也与英国和全球经济的关系、英国大众媒体在宣传中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然而,英国怀有“疑欧情结”并非表示,英国社会的公共价值和取向与...
四问万科——什么才是王石的逻辑?
唐目
一、万科发生了什么?
2016年6月17日下午,万科召开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万科拟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地铁资产预案。6月17日晚间万科发布公告称,万科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深圳地铁持有的深圳地铁前海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初步交易价格为456.13亿元。万科将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全部交易对价,初步确定对价股份的发行价格为15.88元/股,为定价基准日前...
编者按:6月12日凌晨,美国奥兰多同志夜店Pulse的大规模枪击案造成了50人死亡、53人受伤,枪击者为29岁的美国阿富汗裔公民Omar Mateen。6月13日晚,在法国巴黎郊区,一名警察及其女伴被杀,凶手为25岁的法国公民Larossi Abballa。这两位凶手均声称效忠伊斯兰国。为何宗教极端主义对年轻人有如此吸引力?我们应该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看待自杀式恐怖袭击现象?在去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袭前,法国《世界报》曾就这一问题采访巴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