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微思客刘彪)
一个25岁单身海归独生女的身份焦虑
文\丑妍
前不久《比你出身好,还比你聪明努力》这种微信软文又一次爆红,它其中隐含的价值观备受诟病令我得到了一点安慰,但这种文章总是定时出现,提醒我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令我感到深深的无力。
大多数人是理性的,在充分理解一个人的时间寿命是有限的情况下,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当然也是这种“Yolo”(You Only Live Once)哲学的拥趸者,只不过眼见身边那些最聪明的小伙伴们都急于投身于金融等赚钱的行业,或是换着方法用各种思维预测消费者行为,或者已经开始学习经营婚姻,拾掇拾掇准备移民定居,而鲜有人去做公益,发明新的工具,创造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这令我在嫉妒他们薪水的时候,也有一些嗤之以鼻。每到这种时候,我就会用“你行你上”自嘲自己喝了几两墨水就开始显摆的穷酸劲,却又冥思苦想怎样才能最大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20-23岁,重塑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我在英国度过。回国之后,找到了一份不算太差的工作,虽然按照社会标准来说,少了个长期稳定的男友,但总体来看,好像也意气风发,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地方。我非常感恩家人在这段时日给予我多方面支持,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每天都很焦虑。
我受到的撕扯来自各个方面:我羡慕西欧青年所拥有的自由与时间,比我们更多的生活情趣,但我也看到那种生活背后已经固化了的机制与模式,而那种步入中年的稳定感和我目前的状态并不相容。我爱亚洲的活力与潜力,爱我的家人,也无法抛弃这种最根本的血缘、语言文化的认同感,但回来就意味着要受制于无趣的“传统”观念、面目可憎的大男子主义、中国式人情应酬、不敢恭维的社会公民意识与素质、污染的环境、不健全的法制与巨大的生活压力。作为一个独生女,我的优势在于“进可攻退可守”。进,在于家里不指望我挣钱养家,因此在事业上,我受到薪资的限制较少,有较大的选择权;倘若我懒了,想直接找个殷实的人家嫁了从此相夫教子,家人也会全力支持(可能他们隐隐更倾向于这种方案)。我的劣势是,我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我的家庭,反之亦然。我相信“尽人事知天命”,尽力的同时,又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被我所属的家庭、阶级层次所限定,像凯特一样嫁给皇亲国戚从而“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能力范围之内量力而行,让我的后代拥有更多的选择,是可能的……
以前长辈会告诉我们同学聚会这种局最能反映人情冷暖世事变迁,刚毕业大家都一个样,而20年后再聚首,结果总是惊人。现实是,不用等到20年之后,现在我们就能从姹紫嫣红的朋友圈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品位。那些努力向上看起来激情燃烧的,我们想要深交,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我们感到无聊,可能选择拉黑。同辈人中,有的已经是天天晒“小确幸”的2个娃的妈,有的选择再次出国深造顺便嫁个好郎君,有的下血本踏实刻苦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重读本科,有的像打了鸡血般地做微商拼创业。虽然明白工作和事业,这是一辈子的事,但太多的发展方向,太多的选择,真的令人不知从何下手。《新周刊》曾发过一篇名为“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的文章,来形容现在的中产(中年)阶级所受到的撕裂感,而这句话下沉到我这个年龄层,就变成了很多人的签名“慢慢来,比较快”。我去,说到最后,“快”还是王道啊!
急功近利是全球化的现象,更是国人的天性。两千年来小农个体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不是那么好摆脱的。这种观念缺少理性与科学的思维习惯,无法条缕分明地分析达成某个目标所需涉及到的各种复杂因素,而相信“知难行易”,用“多快好省”作为定义成功的标准。就像这个国家面临的未来一样,一切都是未知,而刚刚意识到这一切的我,只能在这种混沌无主却充满着冒险狂欢气息的氛围里左冲右突,思考如何下手,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焦虑不堪。
我曾经一句中文都不会讲的英国朋友,来上海呆了一年后告诉我,他爱这个城市的文化碰撞,也爱这个国家的活力四射,但是几年后,他还是会选择回去,因为他对自己的定力没有自信,这个国度可能会把他变成他不愿成为的那种人。我深深理解他的感觉。不愿随波逐流,成为面目模糊的小镇青年的同时,我也知道自己或许也是那种对生活充满了不切实际奢望的群体中的一员,每个个体发出的声音很快就会冲走飘散在空中,而这种细碎的自我剖析很容易被视为无病呻吟。
哎,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不想被贴标签,但是我知道“不想被贴标签”,本来就是一种标签。
★本文经作者授权由微思客推送,首发于“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丑妍,英国赫尔大学Media, Culture & Society 专业毕业。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