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的 “四多四少”
李汶龙
多分享,少学习
经常在研讨会中听到的发语词是“我来到这里是学习的”。如果这是谦词,倒也无可厚非。但这句话却常常成为参与者降低输出标准的道德借口。谦虚是中国人入骨的文化,这可以理解。但谦虚宜有度,忌滥用。如果以谦虚作为敷衍的理由,这无疑是对听者的不负责任。研讨之间,讨论逐渐激烈,观点愈发清晰,讲者听者从研讨中获益,这本是举办会议的目的。但研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有研才有讨”。如果讲者心中无货,研讨就完全流于形式,浪费时间。因此,每位讲者实际上负有角色义务,这义务便是将自己研究之成果与他人分享。因此,分享是参与研讨的主要事项,而学习则是衍生的收益。如果多数人都只进不出,那么研讨也就失去了意义。有人可能会为自己辩护,参与是碍于情面谢邀而来。对此理由不得不说,学术并非名利场,有所为有所不为,应为学者之本分。
多做事,少做人
中国有“做事先做人”的古训,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很多学者也深谙此理。在这里提出这点,并不是怂恿所有学者都出世自封,而是提示不要本末倒置。中国人不好争辩,讲究中庸,这可以理解。但不能理解的是该争辩的场合却也保持“中庸”。
学者不同于大众,做学问也不同于人情世故。学者在社会中应该是最纯粹的人,一切繁文缛节都应在这里面前低头。学问与人情之间势必存在冲突,作为学者,踏实做学问,避免人情世故的污染,应是本份之举。如果在这一方面能够形成共识,中国学界必定大有改观。能否抓住最重要的东西,决定了学术体的成熟程度和学术水准。中国学者鲜有能在国际舞台上平等对话,除了语言障碍,本土学术环境也大有关联。
多自省,少自信
当学者都适应了互相捧吹的学术环境,研讨会的目的也就变了味,不再是一个“自省”的好机会,而成为了寻找自信的场所。自信的来源不是内心的底气,而是能抵抗质疑的勇气。但是,中国学界中,“理论自信”的口号成为了省却反思的借口,这是一个学术体最不成熟的表现。越对自己研究不自信的人,就越愿意在研讨中得到他人的肯认。但这种基于互惠的自信是脆弱的,也是无益的。研究之路必是自我否定之循环,如果没有自我质疑和反思的勇气,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大家。此前偶有看到受到简单质疑后就自我凌乱,王顾左右而言他者,真对其深表同情。
研讨是一次邀请他人帮助自省的绝佳契机。通过研讨,研究者往往能打破自己固定思维的限制,开启完全不同层面的有益思考。他人的参与,哪怕只是零星的观点碎片,也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启示。对于讲者个人,研讨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群策群力,在思想的多样性中受益。然而,若是以理论自信包裹着自己,不敢去真正面对批判,对于个人是莫大的损失。脆弱的自信,丢掉也罢。
多批判,少表扬
国内很多研讨会,预期说是研讨,倒不如说是表彰。各路嘉宾齐聚一堂,你支持我,我鼓吹你,其乐融融。不仅是演讲者,连评议人也变了味道。真正能够有能力评议的人凤毛麟角,通常多是“只评不议”;即便有“议”,也是往好里说。评议本应提前了解讲者主题,并站在一定高度,给出最直接适切的评论。但现实中,评议人很少有准备,但久经沙场之人仍能够洋洋洒洒抛出一席赞扬致辞,至于是否相关在所不问。有趣的是,教师常批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殊不知研讨会确实课堂的缩影。
于主讲者而言,研讨并非邀功;于参与者而言,研讨也并非标榜。研讨会有着唯一且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真理。过多地夹杂世俗成分,会降低讨论的意义。对于做研究者,有效的批判要比表扬有益得多。多一些质疑,就能让人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多进一寸;多一些表扬,则会让人沉迷于已经取得的成果。研讨之间,观点平等要胜于身份尊卑,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研讨才有利于反思和进步。
★本文经作者授权由微思客推送,首发于“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李汶龙,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传媒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微思客WeThinker编辑。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