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不看电视找个理由
李汶龙
从1954年美国出现第一台RCA彩色电视机,到如今彩色电视成为居家必备,这只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也许你会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电脑、手机、平板成为了家里的“新宠”。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美国著名的数据分析机构Flurry在2014年得出的数据是,2014年美国人看电视的时间是平均每天168分钟,而且这个数字惊人地稳定,不仅2014年没变,往前推2年,数据还维持在168分钟。尽管两年间手机使用时间量不断攀升,但是电视在观众心目中依旧扮演着很重要且稳定的角色。
半个世纪里,电视对人的影响之大叹为观止,很多研究都在关注电视对行为方式的影响。今天要介绍的“涵化理论”是经典之一。2004年 Jennings Bryant 对研究做了一项研究后发现,这一理论在传播学界最流行理论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涵化理论 (cultivation theory) 是宾大教授 George Gerbner 在20世纪60年代对长期看电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观察而得出了结论。所谓“涵化”,实际上就是“培养、培育” (cultivate),意在表明长期看电视会对促使人们形成一些行为或思想趋势。涵化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越多,就越可能相信电视说的是真的,相信世界就是电视展现的那样。
了解电视制作的人都知道,电视最终呈现出来的成品是需要基于对素材的筛选、剪辑。素材的采集也是选择性的。在收集、加工的两个过程中都会受到主体的主观影响。与其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是真实世界,不如说你看到的是电视制作人脑中的世界,或者是他想要你看到的世界,这是常识。但有趣的地方在于,电视的“浸染”最终会使人抛弃常识,会使人们对真实的世界产生错误的认知。涵化理论想要揭示的是,相信与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只要你在电视面前坐得时间足够多,你就会潜移默化地慢慢相信荧幕里传递的信息。而涵化理论的深层含义,似乎表达了时间具有强大且令人不寒而栗的力量。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呢?Gerbner的研究发现,电视所呈现的暴力对人的影响十分显著,以至于那些“沙发上的土豆们” (coach potatoes) 都得了一种病,叫做“残酷世界综合症” (mean world syndrome)。看多了电视,你会逐渐认同,世界是残酷的、充满危险的、令人恐怖的地方。在暴力内容成为了流行的电视素材后,电视似乎是一个观众集中感知暴力的窗口,经常看电视的人对于暴力的感知以及自身的脆弱性也就更为显著。Gerbner的数据证明,人们看电视的时间量是与恐惧程度成正比的。但是,有一些学者认为Gerbner的因果方向反了,是人们对世界感到恐惧,才选择避而远之,选择一个人独处,选择躲在家里看电视的。孰是孰非,尚无定论。
这是一个较为久远的理论了,读者可能会将这种思考延伸到随后出现的录像机、VCD、DVD、电脑、互联网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在Gerbner看来,VCR、DVD等新科技的出现并没有证伪涵化理论,相反,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综合症愈发严重,直到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种趋势才被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互联网之所以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可接触信息的多元打破了电视里原先不断重复的印象形成。
影响确实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尤其是不断重复的映像,最终量变引起质变。这就好像大人吓唬小孩子的鬼故事,多说几遍,幼儿就信以为真了。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和现实世界中平添了一层荧幕,使得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成为了容易相信的小孩子。
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现象。恐惧的蔓延使人不敢尝试,不敢走向远方,而只是蜷缩在家中过一种安稳的生活,逐渐选择去用安逸中和恐惧。电视有这样强大的改变能力,用Gerbner的话说,它具有让人社会化的力量,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聚集于一种“共同的象征性环境” (common symbolic environment) 中,并认可电视所呈现出来的标准化的行为方式。电视对现代人影响的力量之大,在Gerbner看来就如同几个世纪前的宗教。
涵化理论最令人发指的地方,恐怕在于代际间的恶性循环。恐惧具有传染性,对于为人父母之人,更容易以爱的动机传递内心的恐惧。多数的父母会为了孩子尽可能远离危险而不断叮嘱,而我们父母这一代(50-60年代)又是受到电视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代,可想而知代际之间的经验传递会如何影响年轻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此看来,电视乃是限制自由的罪魁祸首。于己而言,我深信肖复兴先生所言,年轻人应该去远方。去还原最真实的世界,去赏阅这世界之奇伟瑰丽,乃是我能想到的拒绝看电视的最强理由。
★本文经作者授权由微思客推送,首发于“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李汶龙,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传媒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微思客WeThinker编辑。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