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背景是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图片亦来自于此)
公共艺术的传播学解读
欧阳伶星
朗日晴空里,福田河畔出现了一只望河的熊,安安静静地坐着,与石阶上的游人相映成趣。大熊的不远处,树林里悬挂印有《易经》八卦符号的蓝色帆布,与阳光、风雨相遇后,不断变换。作品与人,与环境发生关联,具有艺术的公共性和场域的针对性。区别于画廊里的私人收藏、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成为典型的公共艺术作品。
有关公共艺术的理解,大多从艺术学的角度入手,包含社会学的观念和方法,同时引入吉登斯公民社会的现代政治理论作为基础。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出发,作者在游览之余发现公共艺术与媒介理论的颇多契合之处,遂尝试借此做一些碎片化的解读。
雕塑2.0时代
公共艺术的古典前身,所谓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往往都是慑服人心的巨大装置。就柬埔寨的吴哥窟而言,从外观的尺度上,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进入其中,门栏的设计让也人不得不俯下身来。材质多为岩石,结构稳定,以对抗时间。此外,古典雕塑的对象总是政治英雄、宗教领袖或理想化的人体,他们稳定、有序,享有特权。而此次看到的作品,材料和样态的多样性就有别于前者,不在苛求作品的永恒,而是乐于接受作品在时间与环境中的变化,置身其中的人也自然地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而传播领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以白纸黑字作为媒介的书籍、报纸追求权威性和准确性,这种传播在模式上是单向的。但到了互联网时代,每一个数字生活者都构成传播的主体产生内容。以专业人士主导的内容创造,也需要将评论、互动包含进去。这是我们熟悉的web2.0时代。
类比到公共艺术领域,我们也可以将目前的公共雕塑创作归纳为雕塑2.0,开始重视作品的互动性。但本次作品的互动大多数停留在物理形态,即身体的互动。在未来,是否可以增加数字形态的互动,毕竟媒介是身体的延伸。作品考虑利用移动互联的介入,不断变换,更为具有生气和活力,我想会是雕塑3.0的一个方向。
文明的代价
公共艺术的一大困扰就是作品的损耗,在本次展览上也暴露无遗,最受小朋友欢迎的《玩的风景》,因承载力有限,开放的第二天缆绳就接近断裂。还有一些作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于是不得不与公众保持距离。
互联网领域,在 “主编已死”,众声喧哗的时代,谣言成为自媒体的顽疾。荷兰传播学者克罗斯列出了一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批判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生活者媒介素养的提高,谣言也会日渐失去市场。
在面对公共艺术作品破坏时也不妨套用这个公式的结构,充分考虑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作品易损耗程度*公众的保护意识。在公众具备走向文明所具备的所有要素之前,在易损耗程度上做文章应该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美术观察》, 2004年第11期 《公共艺术的观念》孙振华
★本文为微思客特约作者撰稿,由微思客首发。如果需要,欢迎转载,但务必完整保留此说明,并注明: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并附上本网页链接,作者欧阳伶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