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才》剧照,图片来自:https://movie.douban.com
编者按
本文主要谈论校园软暴力的不同呈现方式。希望通过文章说明:过往对校园软暴力施行主体的概括值得商榷。同时,文章将通过分析几种校园软暴力的常见形式和忽略形式,探讨校园软暴力的生成原因、危害和改善之策。当今社会,校园师生群体基数庞大,且关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人才储备、知识文化,校园软暴力时时刻刻威胁着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甚至容易对当事人造成精神创伤,我们需要加以警惕。
宗城丨微思客编辑
(一)校园软暴力:施行主体不只是教师
“你怎么那么蠢?”
“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学生。”
“你没救了。”
“我们不要和他玩。”
我在学生时代亲身体验或通过朋友之口感知到校园软暴力,过去人们分析这一现象,会片面停留在老师使用的校园软暴力,比如口头侮辱学生,网络上一篇分析校园软暴力的文章在给定义时如是说:
““校园软暴力”是指教师通过嘲笑、讽刺、厌恶、苛责、蔑视、冷漠等方式造成对孩子精神上、心理上的一种伤害。它是当前青少年心理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校园软暴力”表现在语言伤害、心理惩罚、环境孤立、揪住“小辫”等现象上。”
但校园软暴力的施行者其实未必是教师,包括校领导、家长、学生,甚至一种弥漫的社会氛围,都有可能催生校园软暴力。比如:宿舍内舍友间互相排挤,有的舍友甚至被同学语言威胁,这就是学生施行的校园软暴力。可见,将这一现象的施行主体圈定为“教师”是以偏概全,校园软暴力并不只发生于师生交往中,知道这一点,我们对校园软暴力可以有更广的认识。
《情书》剧照,图片来自:https://movie.douban.com
(二)宿舍: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对舍友严防死守
校园软暴力发生的场所以教室、宿舍和学院办公场所为主,先谈宿舍中的软暴力,它一般以学生为施行主体。
不久前,我的好友告诉我,他们宿舍内部进行了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针对一位舍友的生活习惯和说话习惯。他和其他人的关系非常紧张,上铺甚至已经不愿和他说话。闹僵的原因不少,比如司空见惯的“起床闹铃”问题和“深夜亮电脑不戴耳机”,但还有一个关键原因,让他的舍友不但不喜他,还怕他:
“你信不信我打你?”
那位同学在和舍友交流时说出这句话,而他平日里说话也会夹带暴力色彩的词汇。舍友因此怀疑他有暴力倾向。那个晚上,他们和他说起这个问题,一说才知道,原来他一直认为,“信不信我打你”只是玩笑话,他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和朋友常常这样开玩笑,并不是真的要行使暴力。
但是,在和他达成共识的过程中,我的朋友仍建议他以后不要说出这样的话,含有暴力色彩的词语更要慎用。且不说外人很容易对他产生强烈的戒备心理,当你说多了含有暴力色彩的话,它也会影响你的思维和行动,降低你对暴力行为的认知敏感度。当你在说的时候,自己可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那么当你产生暴力的冲动,这种思维惯性就很可能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今,宿舍暴力早已不新鲜,隔三差五我们都能从新闻看到,某某高校出现悲剧,而直接原因往往就是舍友矛盾。我国现行高校宿舍管理模式停留在“房屋租赁式”,学校对宿舍的管理陈旧僵硬,宿舍管理员可以没收违禁电器、督促防火防盗防宠物或者与学院沟通,定期召开宿舍长会议,但对宿舍内部文化的构建以及如何维护舍友关系则爱莫能助,和谐的宿舍氛围依然要依赖学生的自觉,宿舍管理员和学生处于提防和被提防的关系,而舍友之间,由于缺乏规则约束彼此,一旦出现不睦,冰冷的铁幕就容易横亘于舍友之间。
大学宿舍就入住之日就有不睦的隐患。你的舍友是随机分配的,而且来自广袤大陆的其它地方。它不像中学,舍友多是本地人,或者在同一个文化教育环境生活多年的群体,彼此的言行更亲切。在大学宿舍里,你要面对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民族的舍友,因为成长环境大大不同,你们的认知体系也可能差别巨大。
同时,大学生相比中学生,相对告别了一个懵懵懂懂的状态,更听凭自己的价值观念,更希望为自己创造独立空间,但这和强调集体磨合、共用空间的宿舍制度本就有矛盾,有矛盾不必然导致撕裂,但会加大出现危机的可能,一个自我意识更强、对自己的空间舒适度更看重的个体,自然会对侵害空间舒适度的行为更加敏感。
宿舍暴力包括言语暴力和行动暴力,既有直接拳打脚踢的“硬暴力”,也不乏一言不合就“排挤”或者语言威胁的软暴力,软暴力时间久了,就可能酿成硬暴力,毕竟,谁也不晓得大家能熬多久,一声不吭地熬,日子久了也不是个事儿。
在那些被曝光的宿舍暴力事件中,往往总会有一个不那么讨人喜欢的舍友,要么他被集体排挤,要么就是他一怒之下酿成悲剧。看客可能会草草断定此人人格有缺陷、品质有问题,但这不尽然,一个人被他人排挤、被他人动用冷暴力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既可能是人品问题,也可能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出入,还有可能是各自生活习惯的差异。
读者知道,QQ空间常会借白岩松之口说些歪理,比如:“你和一半以上的室友关系不好,那你这个人人品肯定有问题。”按这个理,我说管宁若生在今天,人品就不好了。为什么呢?《世说新语·德行》又一个故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这就是著名的“割席分坐”。华歆贪财,于是把金子捡起来;爱看热闹,于是扔下书观望,这两个举动,就让管宁要与他“割席分坐”,可从今天来看,华歆的行为太普遍了,反倒是高风亮节的管宁,很罕见。所以,如果管宁当室友,他可能会成为假白岩松口中人品不好的人,因为“华歆”太多。
陈景润也可能人品不好,他和很多学霸一样,干劲起来自己都害怕。我小学读课文,有个关于他的段子: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陈景润这学习的劲头,在大学,很可能习惯于挑灯夜战,早上又起得特早来学习。试想一下,假如他碰到一群很注重睡眠质量,上课前半个小时才起床的室友,他们能不跟陈景润急?
在知乎搜索“室友关系”,光是精华回答就有376个,利用百度搜索输入关键字“室友关系,豆瓣”,相关结果达到28万3000条,而如果我们以“宿舍暴力”进行搜索,一起起近年来令人瞠目结舌的悲剧事件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纠纷,有利益纠纷,就免不了矛盾,象牙塔内的大学宿舍亦如此。一个苗头,轻则打几天冷战,重则重症伤亡。能引起暴力的原因很多,举个例子:假如室友里有人很享受安静的氛围,可偏偏舍友是藏族小伙,喜欢一展歌喉,如果这个室友,他就不待见别人在室内唱歌,你看,矛盾不就来了。又比如:你的宿舍内同时存在两位“官迷”,一心想爬上所在团体或部门的权力顶端,偏偏,这个职位只容得下一人,那这两个人,估计私底下也少不了斗心眼。
我们看到的诸多宿舍悲剧,乍看之下,起因是“一根稻草”,其实,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可能已经积淀了很久,那根稻草,只是刚好又压了上去。很多矛盾之所以愈积愈深,就和当事人心里的结有关系。大家感到“别扭”,又碍于人情,不愿说出来,希冀对方自觉醒悟,但是,“自觉醒悟”恰恰是很难的一件事,与其如此,还不如开诚布公,在有苗头的时候,大家就定好规矩,严格遵守,少谈人情,多讲规则。如果实在谈不拢,再反映给老师,总之不宜憋着,憋久了出事。
《无姓之人》剧照,图片来自:https://movie.douban.com
(三)性别笑话与地域歧视:校园软暴力的火苗
“他怎么长得像个女孩子?”
“这个男人像个娘炮。”
带有性别判断甚至嘲讽的话语容易对当事人心理产生冲击,尽管说话人可能只是随口一说。比如在公开场合评价一位男生像女生,或者说女生像男生,就是一件敏感的事情。
以前者为例。“男人像女人”这种话有没有贬损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和用词的含义。“这个男人像个娘炮。”有贬损义,因为“娘炮”一词不但形容男人举止如女人,而且形容他们女人化的举止是做作的。“娘炮”一词普遍存在于侮辱性的场合和轻蔑的语境,也让这样的句子听起来刺耳。但如果像《品花宝鉴》中对俊公子梅子玉的描述:“不佩罗囊而自丽,不敷香粉而宜自华。”本质上也是说男人像女人,但在那个语境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梅子玉的神态描写是正面的。“他像个女人。”和“他怎么像个女人。”给听者的观感会有不同,因为多出的“怎么”赋予了句子可感的语气。当然,像“你可真像个女人”这种句子,就要结合说话人的组态,这样的话可正面语态,也可做嘲讽状。
自然,如果我们面对一位女孩子,评判她的时候也需要慎重。这不是八面玲珑,而是对对方一种基本的尊重。当你并不了解一个人的习俗、观念、生长环境,却在公共场合对她轻佻地评价,这种作法不但欠考虑,而且可能造成对彼此本不必要的疏离甚至伤害。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度的同学的交往中。
同时,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接触中,地域问题例来是催生软暴力的导火索。如今,由于新疆暴恐事件以及穆斯林在整个国际的“信任危机”,来自新疆的同学尤其容易遭受有色眼镜的对待。而像河南人、东北人、苏北人等在网络上被重度歧视的群体,在校园里也是被贴标签的重点对象。著名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总是河南、安徽、苏北人被歧视》,开篇即说:
“中国最被歧视的地方,当然是河南,“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是总教练”这种顺口溜,不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在说,经济并不好过河南的西部省份也同样爱说。安徽、苏北人好不到哪去。无论是何版本的中国地图炮,安徽总难免与乞丐、小偷挂钩,而苏北人在苏南人眼中则往往被视为扛大包、卖苦力的同义词。”
如果学生或教师在与他人相处中缺乏对“地域”的敏感,在谈话中肆无忌惮地抛洒自己对某地某群体的成见,就可能为双方之间的软暴力埋下隐患。
《庸才》剧照,图片来自:https://movie.douban.com
(四)批斗:长辈亲自示范软暴力
不要惊讶,即便是后文革时期,批斗这种形式依然存在于校园中,在非一线城市的学府,或者官僚气息颇重的大学,批斗更是常规手段。只是由于“内部处理”不予外传,学校宣传口的层层封禁,所以校园批斗不容易见诸新闻,而被批斗的学生也只能暗暗自我消化。
如今,被批斗的学生也许不会受到肉体伤害,但当他被作为一个负面形象暴露于群体眼中,成为一个被刻意孤立的个体,孤独感、恐惧感和瞬间涌向他的耻辱感足够给他留下一生的阴影。学校本应该是一个教育学生学会爱、学会宽容、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抵抗自身及群体恶意的场所,可一旦学校的长辈给学生亲身示范恶,那么学生对这个场所的信任也会土崩瓦解。
想象一下,当你被成百上千双眼睛盯着,长辈,也许是老师,也许是校领导给你定性,将你当作一个有罪的个体,即便那些看你的学生们不说话,也足够令你为之胆寒。而如果他们要被逼表态,每一个人都要对你的过失发表“看法”,这种羞辱,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批斗式的惩罚方式非但难以劝诫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过失,反而足以加深双方的芥蒂,令被惩罚的学生精神上留下冰冷的、难以缝补的裂痕。况且,这对那些观望的、参与的学生也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
长辈当然不该对学生放任自流,担如果管教的目的指向的是“善”,是为了健全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心智,那他们就有必要重新认识自己的管教方式。任何一种培养出缺陷人格的教育都是令人后怕的,纵然它的产物竞争力多么强大、地位多么拔尖,它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它都缺乏对“人”的主体性与关联性的深刻认识。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的校园教育要警惕的地方。
《月光男孩》剧照,图片来自:https://movie.douban.com
(五)好学生&坏学生:真害怕自己被大家放弃
校园软暴力有一个易被忽视的表现形式,那就是对学生的等级划分。当今社会铺面盖地一股成功学风气,力求优秀的价值观渗透进千千万万公民的骨髓。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吹入校园,或是大环境的倒逼,或是校领导对成功学观念的逢迎,又或者现实的“成绩压力”,校方和家长合力对学生区分对待,最简单粗暴的划分便是“好学生”与“坏学生”,或者市面上流行的“精英”与“庸人”。
以我的中学时代为例。为了进一步凸显竞争氛围,也为了让本身底子相对较好的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我的高中同样存在“精英班”与“普通班”的划分,这种“精英班”在不同学校会有不同名称,但大同小异,都是将中考成绩位居前列的一批人聚在一起,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学的鼓励和督促中更有危机意识。而精英班的学生也大抵是为学校斩获竞赛奖项和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主力军。但在划分“精英”和“普通”的区别上,我的学校是中规中矩的。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学校,即便是考试考场都要打上“精英”或“普通”甚至“劣等生”的烙印,成绩最好的一批学生在一个考场,成绩处于末流的学生也被划在固定几个考场内。在班级里的排座中,学生们与谁同桌,也会与考试成绩挂钩。
庆幸我的班主任在这一点有恻隐之心。我高中的第一位班主任不会刻意以成绩为标准规定谁与谁同桌,也不会放任同学自主选同桌,对于成绩末流但有学习意愿以及成绩出现明显滑坡的学生,她会给他们安排有利于勉励学习的同桌,也会不定期约谈他们。这种细节上的用心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差学生感到自己“没有被放弃”。
不放任同学自己选同桌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班级里会有比较受欢迎的学生,也会有比较不受欢迎的学生,受不受欢迎,不能简单用“人品好不好”来归因,即便有学生确实品行有缺憾而不受欢迎,老师亦不能撒手不管,对他采取放弃的态度。而且,对学生放任自流可能助长学生内部的“小圈子”风气,容易让相对不那么受欢迎的学生被排挤。
我一直警惕功利的价值观在校园的蔓延,因为它很容易发展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当“演化”被混淆为“进化”,财富成为成功的象征,而贫穷者或者社会边缘人被渲染为理应被淘汰的群体,冷漠自私的风气就会笼罩我们生存的土地。今天的校园氛围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侵蚀,学生们虽然还会念叨着浪漫的口号,还会提人文关怀,但他们很少实践了,怎么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怎么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才是很多人真正信奉的做事准则。我在中学就感受到圈层、感受到斤斤计较、感受到贫富差距的冲击和已成习惯的“潜规则”。真的会同情弱者的人少之又少。大家都在“一步错步步错”、“高考改变人生”的压力下一遍遍捆绑自己,生怕从竞争中输掉,哪有时间同情?
人的价值被分数和排名量化,“优秀”、“精英”成为共同的追求,自己下滑如果不自救或遇到好的老师,就可能被放任自生自灭。象牙塔里的学生习惯受苦、习惯自我折磨、习惯重复比较,却还要忍受一次次“你还不够苦”的说教。而“帮助弱者”、“承担责任”、“爱和善良”、“保持纯真”这些词渐渐被人们当作笑话,或者不切实际的口号。于是,这条成长之路成为功利之路,我们可以想见的是,正是这样的校园氛围,加速培养了一批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徒。
你,又是否经历过或者目睹过校园暴力?把你的故事留言给我们吧。
(图文编辑:Yento)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首发于微思客,如需转载,请联系微思客团队:wethinker2014@163.com。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