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人生就如同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会被什么内容所亮瞎。“朋友圈”究竟是什么?是自我美化的展示,是在暴露与隐藏之中的营销,是乞求最卑微的满足感,还是刷出存在感?作者希望我们意识到,因为“你想活成什么样,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刘肖瑶 | 香港中文大学本科生


几个月以前,有个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说:“嘿,好久不见,看起来这两年你过得不错啊。”

当然,他指的“不错”,是我看上去积极对待现在的生活并尽力去享受它。他所得知我的“生活”,也基本是透过朋友圈而看到的。

在朋友圈上,我似乎和一年前判若两人。对社交软件的掌握程度提升固然是一方面,更多的则是我在朋友圈上表现出对目前的生活较为满意,且认真努力去做好当下的事。一年前的我初入一个新环境,对周围的一切抱怀质疑、胆怯和天然地抵触,自己的生活,加上一些隐处的情感,对现实的展现讳莫如深,深惧将自己的现在显露与人。

又或许,我只是有意无意带着刻意地宣告,我会过得比曾经好。这宣告是对己,对人,或是对空而泛的时间,自己亦是迷糊。

而这一年我所经历了什么,大概也只有成长而已。与许多希望通过朋友圈展示现在生活的人相似,我不过也是希望通过它,展现我在某个人生的起落点之后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哪怕这生活,和现实固有距离。

1. 展示:你需要的不过是有色的生活

曾在知乎上流行过一个说法:祝你活成朋友圈的样子。

预设条件是:“朋友圈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可矛盾乍现,若没有现实,我们靠什么发“朋友圈”?

点开微信朋友圈那个八色拼接的彩色图标,翻看别人生活,翻着翻着会忍不住点开右上角的小相机,将自己的生活也放上去。

今天某某某参加聚会,一群人拿着手机俯视自拍,脸上全挂着融洽愉悦的笑容。某某通宵复习,累到晕厥前不忘将案前的资料笔记和着聚焦的台灯光,推上朋友圈,仿佛完成了奋斗后令自己骄傲的收尾。某某外出旅游,肩背登山包身着潜海服在阳光下咧着嘴笑,连同爽朗的心情发上朋友圈;某某在朋友圈发纯文字道歉,因消息太多漏回复了好多人的信息……还有某某在生活中的遇挫也罢,失意也罢,茫然也罢,一并搬上朋友圈消息,一条简单的文字消息看似自由的真情流露,却总仿佛锁着一副无形的镣铐……

朋友圈是记录,是展示,是发泄,是传递,也是逃离。

对很多人而言,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展示”。点开个人主页的专栏,在朋友圈里发过的照片文字都会保存在“相册”里,似乎给初接触者一种错觉:我们发朋友圈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放在里面的照片仅仅是因为自己想要备份留存。

可用多了会逐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记录生活的方式固有千万种,除了真正的电子相册外,习惯文字的人大可用电子日记本,寥寥几句,不用编辑排版,只自己可见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生活“记录”。

公开的朋友圈和这些记录最大的不同就是:将自己的生活放上去的那一秒,要考虑更多的是他者的视角。我们需要斟酌别人看到的是怎样一个自己,展示出来的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亦然,我们能看得到的生活是别人想要展示给我们的生活,我们记录在内的生活亦是想要被看到的生活。

微信朋友圈的“相册”,其实是没有封面的裸片展示。
 
过去的人际交往理论指出,朋友决定你活在怎样的世界,人际圈子就是最真实的世界。“朋友圈”三个字狂妄而又充满迷惑性,它呈现在眼前的世界,我们深知未必是自己所熟知和想要了解的。当然,或许80%以上的人是为了纯粹的消遣。工作学习时劳累休息时,食堂吃饭餐厅等单时,排队时坐车时,创作者思维堵塞时…只要手机在手,点开朋友圈那个彩色圆圈,随时翻看他人的生活,会被有趣的故事逗笑,被暖心的瞬间感动,被伤悲的片段触动。随手一刷似乎在忙碌的都市间隙里唤醒了五感七情,一个人可以对着手机屏幕傻笑、暗骂、自言自语评论,仿佛僵固的表情在手机锁住的小小世界得到了融化和释放。

如白字黑字的证明,这样的信息是被嚼碎溶解的生活,将它分享到同一个平台,每个人见到的却不尽相同。我们乐于接受这样易懂简洁的信息,毫不费力地就浏览了一圈别人的生活,在浏览过的朋友圈下方轻轻点一个赞,成为我们路过的痕迹。

朋友圈就像一键修图系统,现实的生活就是一张未经修饰的RAW质图,放上虚拟网络平台也未经过多处理,多数是迅速地调了亮度和对比度,使浑浊的现实生活在照片展示墙上看起来更加色彩明晰亮丽。不管是酸甜苦辣悲喜涩怒,都使其味道更浓烈。色彩鲜艳的生活给现实中增添了力度,提示自己在生活中刻下的痕迹,也迷惑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的重量。“无论是精神状态或是生活质量,都要比真实的自己好一些”。
  
2. 人际营销:我们都在暴露自己,更在隐藏自己

微信创新破旧,与之前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QQ相比,朋友圈最具特色的几大功能深受使用者青睐。

其一是仅共同好友可见相互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每个人不必担心自己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别人的视线里,亲密的朋友不会看到自己不认识的人在好朋友消息下方评论自己看不懂的话,恋人之间不会提心吊胆互相各自朋友的评论让对方多想生疑,更不用担心某某某无意道出了自己不想让一部分知的小秘密而慌乱……同一条状态,放在朋友圈自然比放在QQ空间所收纳的“多余信息”少得多,因此也大大减少了理解困难。共同朋友的互见让彼此心生坦诚之感,虽然深知这表面的点赞评论多少夹杂人际学的套路和形式,却也满足于一种类似透明的关系构架里。

其二,选择公开好友。将自己的生活以公开的形式记录下来,至少在这一瞬间是渴望被看到和欣于分享的心态。相映相成的是,使用朋友圈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乐于公开、相对外向的印象。可在发出一条朋友圈时,下方选择“仅对部分好友公开”或“不对部分好友公开”的功能让发送者可以自由操控信息传送对象。媒介中的议程设置无非如此,不过从为了公众利益变成了为了自身利益。

其三,地点定位和艾特"@"。地点定位是旅行发圈必备,在文字消息以下称为一眼可见的明显标志,哪怕是匆匆浏览的人也会无意中看到。逢假过节时宅在家里的人常常戏谑:翻一翻票圈,便可游完全世界。北欧冰洋的定位让人歆羡,高山深岭的定位让人赞叹,哪怕只是故乡未知小城的地名,通过定位发出来,配上一张照片周遭的环境,也变得耐人寻味。

不同于QQ那般直白的@,微信朋友圈里的“提醒某人可见”只有双方彼此能看见,想对某人悄悄说的小心思,一条小心翼翼含蓄而腼腆的告白,一句微妙到只有二人能心领神会的情感,@下那个人的时候,公开的朋友圈便成了对外对内两个世界的分隔,对外朦胧而俗常,对内则是两个人闭固的小小世界。

最后,浏览无痕。你可以每天翻看你在意的人朋友圈千百次,却不必担心仓惶逃走留下痕迹,自己的落魄窘迫被察觉。固然,对方可以选择朋友圈对你不可见,亦可选择不看某人朋友圈,而这个时候,看得到的就代表不在意是否留下痕迹,你为这份坦诚而动容,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他人的生活,乞望从中找到任何关于TA的蛛丝马迹,你为自己类似窥窃的行为感到些许羞耻,也为朋友圈容允你过不留痕的轻捷而满怀恩诚。

是若,“轻轻地我来了,不带来浏览记录,只将你的生活铭刻于心。”

而朋友圈的这些特点,让虚拟的世界变得多了些真实。真实在虚假,真实在掩饰,真实在操控欲和人际的亲疏厚薄。像穿上弊体的衣服,摸得到面料的质感。

同时却也让这个原本不真实的世界显得更加虚诞。虚诞在一目了然的虚假,虚诞在掩饰的表面,虚诞在操控欲和失控欲的冲撞得不到体现。像皇帝的新衣,人人都看不见,却自欺欺人着见光鲜亮丽。

3. 链接:喜怒不形于色,形于朋友圈

如今翻看朋友圈,我们看到的多是被填充得满满的生活、充溢着各种情感与思想的人脑,丰富的图片文字链接小视频无不传递着相似的东西:劳累,忙碌,但是仍要努力面对生活和世界。

人出于身体疲乏的状态,会想要静处休息。有理论说,对待人体疲倦最好的缓解方式是适当运动,运动就像凝塞身体的柔润剂,在卡住的关节处加油使之重新动活,感到舒适。心灵的疲倦大同小异,头脑里思考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被重压着走不动,想要休息。而此时最有效的休息或许并不是彻底的放空清除,而是通过外界相对轻松的思想活动加以调节,像有氧运动后的拉筋压腿,以动制静,制造的制。

而这“动”,可被理解为某种“链接”。

精神分析学认为,链接的渴望,是人类最根本的渴求,要压制它,就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现代人便容易因此感到劳累。人很难与周围的世界直接建立链接,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通过他人,即现在所说的人脉关系简介建立链接。一根绳索一头拴着外界的事物,一头系在自己身上心头,以现实为基础的朋友圈看似可以最大程度地核正我们生活的形态,关注朋友所拥有的生活,是用交际的需求和能力让自己与外界建立联系,而将自己的生活放到朋友圈上,则是用存在的感觉甚至价值强调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真实的生活让我们胆怯,现实中阻碍人际交往的羞怯、悲观等在朋友圈得以自由地修饰。每个人都渴望将自己的真实生活与朋友们共享,但其实极少的人能够与自己的真实相碰触。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我们都能将赤裸的现实进行压缩,变成一张扁平的刻录页。平面的生活可以最大限度地隐藏杂秽,许多朋友可以通过朋友圈里的他/她得以了解,我们不必对着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微笑或者高声怒骂,更不必交心的相处才能获知其性格特点。
 
我亦认识虚拟社交玩得溜熟却不沉迷于朋友圈的人,从琐碎的视角来说,他们确实比别人少接收到相当一部分来自身边的更新状态和信息,但这样的人不会觉得空虚。他们明白生活的寡淡浑浊,便更天然地抵抗用于“展示”的五彩缤纷。

去年采访一个通识课导师,电子工程专科出身的他到了中晚年将思想重心转移到了人文社会,对身边的人事物陡增关心。几年前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女儿,朋友圈于是成为了他记录和展示自己生活的重要平台。谈起此,他不像那些批评家科技双刃论视角,而是予以极高的赞誉。

我仔细浏览过他的朋友圈,发现这是一本真正的“记录”作用大于“展示”作用的“相册”。60%以上内容都是这位导师与女儿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家人的互动,短短几个月的更新已经可以看出他伴随女儿成长的足迹。或许有些像现在备受苛责的“晒娃”,但他放上朋友圈的时刻都是陪伴女儿度过的生活琐碎片段,如果他的朋友圈是现实生活的润饰写照,也不难看出年未满五岁的女儿成为他生活的重头部分。某一天女儿在餐桌上为即将转学的小男生难过,由此附上几句关于孩子未来青春教育的思考;某一天带着女儿参加了多年期愿的马拉松,全程为自己加油打劲的女儿给予他怎样的精神动力……这些都是普通父母几乎会经历的育儿过程,但在朋友圈里看到清一色的如此吻调时,不能不说令人歆羡这位导师对现实生活的专注和欣赏,像一个哲人,在尽力活得普通的同时酝酿出思想淬炼的精髓,朋友圈不是为了与外界联系,而是为了与自己的心紧密联系。

4. 孤独的人乞求最卑微的满足感

在《小王子》里面,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星球,互不相连。在现实中,渴望连结的人惶恐自己会成为孤立的星球。微信开始页面人人悉知,一个人望着背后明亮的蓝色星球,乍一看是月球,其实那是脚下的地球。这是阿波罗17号在宙空中拍摄的真实照片“蓝色弹珠”,它反映了现代人最根本的状态:孤独。借助虚拟社交获得链接存在感的人内心不动声色的挣扎,世界之大,我看似尽可能将生活与全世界链接紧密,其实内心仍然封闭,我仍然是一颗孤独黯淡的星球。

只花几秒钟,你可以刷完至少十个人的朋友圈状态,其中大部分像喝白开水,经过口腔,食道,肠胃,不留下一丁点痕迹。但喝完一大杯水后,往往会有种饱腹的错觉,在无色无味的液体排出你的体内之前,你仍然感觉胃里有东西,至少它能抵挡空肚叫的尴尬和不适,哪怕只有短暂的几秒。

我们养成了渴望俯瞰生活之态,对待别人的生活,是窥视更是俯视。你匆匆划过朋友圈内别人的生活,而停留下来真正认真看过的,无非少数几个对自己重要的人。有的人从不发朋友圈,只是不动声色地看完别人的日常状态,倏地有种审视已阅之感,在内心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默叹:他们,也不过如此。

在这种审视的过程中,我们就像微信主页凝视蓝色弹珠的那个人一样,得到了一种“窥探”而知晓的满足感。有的人许久不发朋友圈,我们便有种“不知道他/她在做什么”,甚至怀疑这个人是否仍然存在的不安感。当然更多时候这种存在与否,对你自己而言是意义甚稀的。我们想要看到别人的动态,无非是想通过他人的存在提醒自己:仍然存在,仍然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

春节假日登广州塔,旅游者络绎不绝。排两个小时的长坐上了登塔电梯,顶层风光平台仍旧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挤满了几百米海拔的室内,人人都在趋涌着伏到落地窗边看渺小而广袤的塔外夜景。这一种俯瞰全城的视角让人们沉醉,甘愿仍受摩肩擦踵的拥挤和闷抑的空气。沿着落地窗逛了一圈,无人不举着手机斜上空与夜景自拍,面带微笑咔擦一张。实在受不了了决定下塔,发现下电梯的队伍竟也绕了塔顶中央柱两圈。

无奈只得排队,嘈杂中听到身后有人忿忿嗔叹:“排仨小时队就看三分钟夜景,还没有在家里打开窗看得清晰。下次说什么也不来了!也劝没来过的朋友别来!”他身旁的另一个人接话:“都是图一个经历咯!”有了这样一次里程碑式的经历,似乎便给自己提交一份不会后悔的答卷。而这份经历从何体现,又从何而刻录?答案便是朋友圈。那些咔擦拍照留恋的人,一分钟一键美图,朋友圈定个位,似乎便完成了登塔大事。两三百的费用、又挤又热的人潮和数小时的排队,都在朋友圈发出去那一秒变得尽其所值了。

通过这种方式,向世界宣告:我在人群中不断行走,我可以俯瞰你全世界,我亦可以处人群中而享受链接的热闹。我,并不孤独。

啼笑皆非的程式宣言。

5. 虚幻的修正主义:你只想活成自己心中的模样

对于感性的中国人而言,朋友圈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烘托自己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的“刷存在感”,页面甄选信息的同时也在帮我们有意无意地遴选关系。更甚者,有人在朋友圈内发展出一套只有自己能弄懂的交际哲学。浅显则为互晒某某商品的人际市场营销、晒事业家庭成绩的马屁营销,深奥则自诩见微知著的择人法则,明暗表里的关系层次,真真假假的生活状态……

逐渐我们发现,朋友圈里的生活正在走向趋同的状态:忙碌、疲惫,却抓住生活中的小精彩,沉溺于梦想,大动作的奋斗来填补沟壑。

回到最初的话题,朋友圈里的样子,到底是我们眼中自己生活的模样,还是理想中活成的样子?久别故人的重逢,激喜固然真实无暇,热恋中情侣的恩爱,甜蜜却看得出些许虚荣的真实。你不经意的抱怨和指摘,每个读者眼中都夹杂着各别的意味。

浮光掠影的世界,每天都有纷纷的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在眼前浮现。可多数人的生活尚还存在个人维度的细节当中,什么家国经济大势、网红明星、政坛争纷,哪怕是关注世界的人,对他们来说都未免过于遥远。人们聚焦的重点,从狂热的时代盛宴逐渐转移到个体与他人的细轮轨迹,朋友圈运营底下的世界,是他们筹划他界与自界的柔滑过渡平台。

无论是朋友圈内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真正触摸得到的永远只有一个。不想让自己的触觉被这似真似假的变换消磨迷惑,只有内心那个声音不知疲倦地在呐喊:你想活成什么样,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图文编辑:Yento)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首发于微思客,如需转载,请联系微思客团队:wethinker2014@163.com。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