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惜时 | 微思客撰稿人
1、《艾米》
影片是去年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作为一个音乐盲,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艾米·怀恩豪斯,所以只能从影片去聆听她的音乐,窥探这位爵士歌手的成名和陨落。整个纪录片摘取了一些她生前的私人影像,并从艾米个人视角出发,浮光掠影般地记录了她从孩童时的成长到迈入乐坛、深陷感情泥潭、背负身心重压直至生命终结的悲剧性轨迹,层层剥离下来还原了一个女孩孤独、脆弱又无助的真实内心。顶着鸡窝头、画着烟熏妆、常常衣着凌乱暴露的艾米,确实有一副辨识度极高、感染力超强的沙哑嗓音。她的歌好多都源自自身经历,瘾君子前夫布莱克·菲尔德被许多歌迷千夫所指,艾米却把这份痴狂、扭曲的爱写进专辑《back to black》,令人唏嘘。就像不少明星所面临的声名困惑一样,可以说纪录片展示了这个娱乐时代一个人毁灭的诸多因素,包括媒体的推波助澜、身边人的消费、被成功绑架后的身不由己等等。
2、《天鹅绒金矿》
大概钟爱摇滚的人才能真正看懂这部以华丽摇滚巨星大卫·鲍伊为原型的传记题材电影,正如20世纪70年代摇滚乐以玩世不恭、肆意妄为的姿态在世界爆发,引起天翻地覆的回响一样,导演托德·海因斯的致敬电影也拍得很前卫、大胆。电影现实与回忆交织,交杂着时代的躁动癫狂、有关性别模糊的王尔德式“出位”宣言、历经反叛革命和感情纠缠后依赖毒品和肉欲的堕落和迷失,尽管影片看上去有些凌乱,但无处不在的摇滚乐依然能打动所有人。
不管是画着浓烈的油彩妆、服饰绚丽的布莱德·斯莱德,安静中带着颓废与不羁,还是库尔特撕心裂肺、肢体夸张充满挑逗色彩的表演,都很有感染力。乔纳森·莱斯-迈勒斯真是戏痴,紧身裤、高跟鞋、长裙长靴这些怪异的着装加诸在身,和他那忧郁的气质搭配起来,依然有种妖艳美。当然斯莱德和库尔特彼此依恋却黯然收场的反世俗爱恋还是令人心动。最后库尔特对记者说了一句“我们想要改变世界,结果只是改变了自己”,语气中的怅然若失,莫不是对那个逝去时代最无奈的表达。托德·海因斯还拍了一部以鲍勃·迪伦为主人公的音乐传记题材电影《我不在那儿》,笔者还没看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3、《钢琴家》
电影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什皮尔曼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导演波兰斯基有感于自己小时候在纳粹集中营遭受迫害的亲身体验把在战争中艰难存活的钢琴家的回忆录搬上银幕。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真实,每一处轰炸、射击都极其写实、赤裸裸地出现在镜头里,残酷又克制,不像其他二战片有比较强烈的情感渲染,近乎纪录片式的手法,只让人深感生命卑微如尘埃。
故事主角什皮尔曼是在波兰国家电台奏音乐的犹太钢琴家,关于历史中德国对犹太人的处置就不多说了,幸运的是他没有被送往集中营,又得到很多人的帮助辗转各处,从秘密公寓、小阁楼到焦土废墟,但求藏身却无所逃遁,影片不加修饰,没有塑造一个高大伟岸的革命斗士或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只有一个在屠杀面前手足无措的普通人。实际上,他很脆弱也很恐惧,在那样的环境中,他能做什么呢?音乐是唯一的慰藉,影片几处想象或真实演奏的场景给人较大触动,他的悲愤及对生命、自由的渴望都融进肖邦优美而铿锵的钢琴曲里。
4、《爆裂鼓手》
两年前刚刚29岁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这部处女作一出来就一鸣惊人,想必很多人都已看过,它的反鸡汤励志故事杂糅着变态、扭曲、愤怒、偏执等种种暗黑系色彩,无疑嘲讽了那些讲述通过不懈努力在逆境中重生或靠着天赋异禀走上人生巅峰的鸡汤故事。如果说有的电影在造梦,那么《爆裂鼓手》就负责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这层幻影。
内曼和魔鬼老师弗莱彻之间相生相克近乎变态的关系,印证了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看着弗莱彻用恶毒的脏话、扔椅子这种方式鞭笞学生,一心想成为殿堂级鼓手的内曼一边骂着“FUCK”一边使出浑身气力快节奏敲鼓直到双手磨破、鲜血和汗水混合着沿鼓槌滴落,那一曲由密集鼓点形成重场戏的爵士乐《Whiplash》给观众带来的恐怕不是赏心悦目的视听享受,音乐节奏和影片的情节推进已融为一体,电影在这点上控制得绝妙至极。极致的痛苦换来极致的成功,但是更残酷的真相是,无数个柳暗花明过后依然是生活的玩笑,而自我否定和怀疑来得更加彻底。
5、《她比烟花寂寞》
很早之前看过的一部片子,至今印象深刻,故事根据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的真实人生改编。影片以姐姐和妹妹两个视角展示了希拉莉和积琪这对姐妹双生花之间彼此疼爱,又掺杂着嫉妒、憎恨和占有欲的病态关系。片中的音乐不是重点,积琪身穿长裙在舞台中央耀眼演奏时,快速变换的旋转镜头也并没有引起我的沉醉,但影片细腻地呈现了一个天才内心矛盾、空虚、寂寞的情感世界。积琪得到的光环再多也修补不了人格的缺陷,才华和不幸同时降临到这位顶级音乐家身上,纵然被爱和掌声包围依然无法驱走心中魔障,其可怜与可悲只能让人叹息。
6、《醉乡民谣》
和《爆裂鼓手》类似,同样是一曲失败者之歌。不过科恩兄弟的编剧手法很随意、不落痕迹,不像《爆裂鼓手》那样一波三折、充满很多戏剧性桥段。据说影片原型来自乡村民谣歌手戴维·范·洛克(Dave Van Ronk)。主人公勒维恩是一个天天借宿朋友家,事业感情通通不顺的loser,一把大吉他是他的挚爱和仅有的财产,不过这么个捉襟见肘的人还常常固守着一份傲娇和自尊,在小酒馆里对感到不满的台上歌手大放厥词,毫不犹豫地拒绝一个在组合里担任非主唱的机会……影片关于他的个人生活片段,都只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全片营造了一种平平淡淡又让人如痴如醉的氛围,没有怀才不遇的愤懑,也没有用凄惨博同情,观众只需跟随音乐的缓慢节奏沉醉其中就好。有忧伤的歌曲《The Death Of Queen Jane》在述说着失意的人生,也有《Please Mr. Kennedy》这种很有喜感的调侃调调。最后的一幕饶有趣味,勒维恩又回到了刚开始的小酒馆,好像一切都回到了原点,生活就以这样的方式继续着。
(编辑:圆圆)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经作者授权首发于微思客,如需转载,请联系微思客团队。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电影剧照照片来自于百度。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