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诞生与转变
法兰蔻
一、博物馆是文物的坟墓?
1996年诺贝尔文学得主辛波丝卡〈博物馆〉这首诗道出她(或公众)对于博物馆第一感受,也道出文物存在的无时间性。从诗中也可以阅读出博物馆可能典藏物、特色以及管理机制;敏感的读者甚至可以读出诗人认为博物馆缺了什么,让她觉得博物馆似乎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或许,我们先从博物馆发展史去思考辛波丝卡的「博物馆」是怎么产生的,是否有所改变?以及怎么改变?
博物馆
By 维斯拉瓦·辛波丝卡(Szymborska)
这里有餐盘而无食欲。
有结婚戒指,然爱情至少已三百年
未获回报。
这里有一把扇子——粉红的脸蛋哪里去了?
这里有几把剑——愤怒哪里去了?
黄昏时分鲁特琴的弦音不再响起。
因为永恒缺货
一万件古物在此聚合。
土里土气的守卫美梦正酣,
他的短髭撑靠在展示橱窗上。
金属,陶器,鸟的羽毛
无声地庆祝自己战胜了时间。
只有古埃及黄毛丫头的发夹嗤嗤傻笑。
王冠的寿命比头长。
手输给了手套。
右脚的鞋打败了脚。
至于我,你瞧,还活着。
和我的衣服的竞赛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这家伙战斗的意志超乎想象!
它多想在我离去之后继续存活!
二、谬斯圣殿:朝圣与激发灵感
Museum 的希腊文是 Museion,是供奉九位缪斯女神的神像,圣物或举办仪式祭典的场所。这九位女神分别掌管史诗、音乐、情诗、修辞、历史、喜剧、悲剧、舞蹈和天文。希腊神庙都有阶梯,人们从世俗空间(广场,居住空间),沉静心灵,扶梯而上,往神圣空间前进,在圣殿内膜拜尊崇的神祇,这样的仪式或过程是人们追寻新知的过程。在谬斯女神像前、以虔诚之心,沉思,寻求灵感,汲取知识,这也是博物馆从希腊时代到今,一直给公众最直接的印象。尤其是17世纪以后许多博物馆建筑都是采取这种神殿的样貌,例如大英博物馆,台北国立台湾博物馆,德国佩加蒙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
希腊雅典帕特农神殿(作者摄影)
三、学者社群:博物馆的研究功能
公元前 280年,在地中海沿岸亚历山卓城(Alexandria),埃及托勒密
一世(Potlemy I Soter),期望建立一座知识搜集、研究与传播的博物馆(Mouseion Alexandria),它是由亚里司多德(Aristocle)的学生德米特里(Demetrius ),以希腊柏拉图学院及亚里士多德学校为蓝本规划的机构。馆内设有图书馆、文物标本收藏室、演讲厅、实验室、动物园、植物园、天文观测站、还有一些步道、休息室和宿舍,供学者生活其中,悠闲自在地从事研究、写作与教学之用。这样的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学者的社群」(community of scholar),形式上接近于现在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尊崇学术自由的气氛。
亚力山卓城博物馆想象图(照片信息来源http://www.crystalinks.com/libraryofalexandria.html)
在期望成为地中海一座希腊化文化研究与传习知识的场所,博物馆的经营方式是博物馆馆员到所有入港船只传钞船上所有书籍;聘请希腊的作家及学者前来研究、讲学;建立索引,以文字的拼音字母为序,以作者姓氏的拼音字母做排列,利用这些准则,方便使用者的查询。全世界人民共享,即使是敌人,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天文、地理、哲学或诗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及进行研究,如阿基米德(Archimedes),欧几里得(Euklid ),都来此研究知识或者教学。可惜于公元391年,信奉基督教的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关闭所有异教徒的神庙。所有书籍付之一炷。
后世者透过斯特拉波(Strabon)的《地理学》XVII描述这座博物馆存在痕迹。斯特拉波:「………博物馆也是王宫的一部分,里面有一条公共通道,一个带座位的开敞式谈话间,还有一间大餐室,博物馆里的学可以可在此共同用餐,这些人不仅共享财产,而且还有一位祭司负责管理整座博物馆。这个职位以前是由国王任命,现在由凯萨指定。…」。(陈建明主编2014:4-5 )
2002年10月16日埃及新亚历山卓城图书馆 (Bibliotheca Alexandrina) 开幕,代表对古代亚历山大博物馆的纪念及振兴学术文化的尝试,期望承袭旧馆的研究及开放性的精神,并成为地中海沿岸主要的图书馆及文化中心。(信息来源: 维基百科)
四、宗教文物到奇珍异宝:博物馆的保存与典藏功能
中世纪(约5到15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全部文化,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中古世纪,教会力量很大,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艺术的发展都受制于宗教力量,僧侣垄断教育与文化。这个年代,教堂不仅是保存知识的宝库,修士们负责抄写手抄书,也是展示天国美景给教徒看的场所,更保存宗教的文物,如十字架,圣骨盒等这些圣物,向信徒展现时圣迹。这些宗教文物、手抄本在后来都成为博物馆重要典藏文物,作为研究与展示之用。
©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文艺复兴时代一直沿续到十七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兴起,通过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发现人的价值,由中古世纪专注「神」转向关注「人」、「自然」。这时推动这期间的博物馆事业来自于:收藏家对古物搜藏的兴趣,奠定考古美术的基础,尤其是搜集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塑,并收集当时油画大师的作品;大航海时代的兴起,欧洲人的目光朝向世界,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进而收藏珍奇异兽,展示炫耀之用,带动收藏文物的热潮。一旦搜藏品过多时,就需要有空间收藏与展示的场所:以展示油画为主的画廊(Gallery)陆续出现在欧洲各国的皇宫,从佛罗伦萨的麦迪奇家族美术馆、到法国枫丹白露宫弗郎索瓦一世长廊等。这些长廊空间后来成为后来美术馆的形式,同时,Gallery这一词也沿用至今。
法国枫丹白露宫弗郎索瓦一世长廊(照片信息来源: 维基百科)
另一类是珍奇室(cabinetof curiosity),欧洲各国从皇宫主人开始,到学者,古董商,律师、医生竞相收集与典藏来自世界各地奇珍异宝与图书文献,并将收藏品以自然物及人工物、动物、植物或者异国珍奇物,科学制品作为基础分类后,依序从屋顶到四壁摆满整个空间。我们在这类珍奇室所流传下来的雕版,通常可以看见许多参观者站在空间之间,指指点点墙壁上各种不同的收藏品,并与同伴相互讨论,观众满足他的好奇心,主人满足炫耀财富与能力。例如,布拉格神圣罗马帝国鲁道夫二世(Rudolf II)的珍奇室、奥地利斐德兰二世(FerdinardII)、丹麦古董商欧沃门 (OlafWorm),或意大利那不勒斯伊波拉托(F. Imperato)等。这类的珍奇室后来转变成自然史博物馆、考古学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现代博物馆。
Ferrante Imperato珍奇室 (照片信息来源: 维基百科)
当时即使疯狂搜集各种不同新奇物,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炫耀之外,对于知识追求,世界探索之心也是主要原因,再加上林奈的分类法,让这个时代的人开始系统性与次序性的整理知识、发掘更多的问题,期望解决更多问题,因此,也到了下一个阶段,博物馆具备教化的功能。
五、现代博物馆: 博物馆是公众教育的一环
所谓的现代性就是政府为了提升国民福祉所设立的公立机构,结合专家指导门外汉,对于不完美的公民进行规训与教化的机构。医院,监狱,学校,博物馆都带有这种现代主义式的机构,由上而下去教育公众。(张誉腾)
具备现代博物馆特性并对外开放的博物馆是英国的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1683年成立,1773年对公众开放。阿什莫林(EliasAshmole)是一位律师,化学家,也是一位热爱古物的收藏者,要的藏品包古代文物、钱币、版画、书籍、地质标本,动物标本等。他的一位朋友 Tradescants 也是古物收藏家,他协助 Tradescants 出版图录,最后收购 Tradescants 所有的收藏品,赠送给牛津大学作为教学展示之用,并定期开放给公众。这座博物馆两百年来一直都是牛津大学研究的主要中心。(徐纯译 2003)
阿什莫林是一位化学家,这座博物馆的命名也充满化学味道,或者说也是当时的时代发展重点。它的拉丁文称为« MusaeumAshmolianum- Schola Naturalis Historiae -Officina Chimica » (阿什莫林自然历史博物馆:化学馆)。
一位牛津历史学家安德鲁˙克拉克特别在《牛津历史学会》所一篇文章描述整个博物馆建筑设计及室内空间安排、管理者的工作、以及开幕的盛况及参与的贵宾。该馆的建筑空间规划为二楼为博物馆,有位管理者负责管理及向公众展示这些藏品;另有一间是自然史学院,有位化学教授负责授课,介绍与化学相关的天然原料;另外还有一间实验室及化学图书馆,并对外开放,入馆费六便士,男女皆然(陈建明主编 2014:8-10 )。从以上描述,这座博物馆已经具备搏物馆的基本功能:收藏,研究,展示与教学。
照片信息来源: 艾希莫林博物馆网站
英国对岸,法国卢浮宫(le Louvre)原本是法国皇室收藏奇珍异品的陈列室,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当时的国民大会一直思考旧王朝的文物破坏或保存问题。国民大会于当年11月颁布一道法令:所有原本属于宗教用途的文物现在都成为国家财产,随后进行清查文物与制订保存规范,并成立委员会负责准备新机构(卢浮宫)的布置及规划,期望透过公开展示,将旧王朝的奢侈品转化成国家财产,爱国价值与公众启蒙的资源。
此外,当时拿破仑四处征讨欧洲所得来的「战利品」如何正统化成为法国文物,这些问题罗浮宫最直接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强博物馆教育功能:首先将绘画作品以「系统性」划分成四个学派的架构 (意大利、法国、德国与法兰德斯),这样的分类以现在的眼光或许不具科学性与艺术性,但是在那个时代是一种创新的作法。其次,当时的馆长赫培 (Hubert) 在每个展示作品附上说明文字介绍艺术家与作品,并出版目录以方便公众认识艺术作品;相对于英国博物馆需要严格控管参观者的质量,罗浮宫将自己设定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一环,采取免费入馆参观机制。或许我们可以说卢浮宫在那个年代即使不是最早开放给公众的博物馆,但是在理念上确是更贴近公众教育的机构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而18世纪博物馆,从卢浮宫开始,可以说从菁英小众文化,转型到大众教育机构。
拿破仑战利品进入法国市中心的盛况。附带一提,拿破仑战败之后,归还五千件作品回原属国。(照片信息来源: L’invention des musées)
六、帝国主义时期:博物馆作为国际竞赛的指标
19世纪帝国主义时期,西欧各国在全世界竞相进行考古发掘、搜集文物与艺术品,建造百科全书形的大型博物馆,如英国大英博物馆(1753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1793年)、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1837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1870年)和德国民族学博物馆(1873年)。这时博物馆是国家机器,作为夸耀国威。当时利用国家机器所进行的搜集文物,到21世纪也为文物归属权,与原属国产生很大的国际性征讨文物的问题。
19世纪的世界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对于博物馆的成立也有巨大影响。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在伦敦水晶宫举行,这座建筑物不仅宣示英国工业实力(钢铁与玻璃),同时也是当时最新的建筑技术及空间形式。水晶宫内的展示品分成四大类: 原物料,机械,工业产品,雕刻和造型艺术,即使这样的分类,整个展示看起来就是一座混杂推积的商品展示。水晶宫博览会吸引了600万人次的参观者,几乎是当时伦敦人口的三倍,能够吸引众多目光在于当时的印刷术发达,传播途径快速,以及英国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系统,当众多人涌入水晶宫,基于好奇之心,去观赏当时「最新」的工业发展成果、各种不同的商品。举办方 (大英帝国) 达成炫耀帝国的荣耀,参观者达成一览文物的欲望。而在博览会所赚得的十八万六千英镑,后来用于成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博览会所展示的工业革命成果,也成为该馆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展品。该馆为世界上首家提供煤气照明的博物馆,并且率先开设餐厅(Wiki),提供餐点,供游客休息之处。
萬國工業博覽會一景(照片信息来源: 维基百科)
「现代」博物馆成立或许不到四百年,在这四百年之间,博物馆内容、形式、与功能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转变而改变。在帝国主义夸耀国威的大型百科全书类型的博物馆兴起之后,博物馆强调的「新奇之物」似乎不在凸显,反而强调科学与高尚 (膜拜知识) 结合。16、17世纪珍奇室收集海外奇珍异宝,激发观者「惊奇、好奇」之心不复在,取而代之的就是海外探险旅行增多,工业革命大量制作,人们几乎可以拥有各式各样的商品之后。人类的好奇之心似乎不再于博物馆,被转移到商品。这或许就是诗人辛波丝卡在〈博物馆〉这首诗企图要呈现的一些想法,博物馆的「灵光」随着文物拥有者的消逝而而消逝。然而,20世纪带给人们不同惊奇的博物馆是什么呢?
★本文经作者授权由微思客推送,首发于“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作者法兰蔻,台北人,系微思客总监,博物馆工作者。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说明,并附上本网页链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