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世界里的潮・趋势—简介2015台北国际书展 (一)
健嘴狗
每年初春强力冷气团来袭的当头,也正是台北文化界年度盛事「台北国际书展」闪亮登场的时刻。各家出版社祭出各式心动折扣价,强力促销新书上市的策略,诱引著书蠹们孜孜不倦地走踏书展,而勤勉搬书只为一解知识之饥渴。不过,如果真的是用这样的想法去逛书展,那就不免犯了才多识寡的毛病,因为「台北国际书展」不仅是台湾文化界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同时也表征华文文化界思潮的发展动向与最新趋势。书展每年举行6天,今(2015)年书展已于2月16日闭幕。这篇文章虽是回顾文,然而撰写的目的主要是跟大家介绍怎么来逛书展,瞧个与众不同的门道,也许下回您逛「台北国际书展」、甚至在今年暑假走一趟「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就不会有入宝山空「脑」而回的遗憾。
书展缘起
「台北国际书展」今日的形式与规模反映出社会转型带给书展的影响。书展前身为「全国书展」,首届于1987年举行,当时主要是以增进国际出版品之交流为重要的主轴,发展至一定的规模后,为了能达到国际化的目的,自1990年起固定于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举行,至今(2015)为止已经举行23届。每届书展皆设有年度国家馆与展览主题,而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就是邀请大量的作家、出版人出席演讲,除了做新书发表之外,最重要的是引介最新的思潮,带来一波波文化激荡。演讲的议题一直是文青们最热衷也最关心的话题,包含有性别议题、文化发展、文化认同、环境议题、以及全球最新趋势等。「台北国际书展」由原本书商交易层级,渐次提升并扩大为国际出版文化交流,其中历经几回官方、出版界与民间三方的惊涛骇浪冲撞,精彩内容比剧情紧凑的电影更胜一筹。
由谁当家
书展前几届是每隔两年举行一次,筹划执行方式是由官方主导、民间出版业者协助办理,执行方式则是每届透过政府采购法,以公开遴选与竞标方式选出承办单位方式,这会遇到一个执行上的难题:也就是每届承办单位不同,国际版权交易上的代理权与代理的资格不明朗;此外,往往一些好的书展理念很难持续到下一届,这使得书展一直处于高度变动的性质,不断地从错误里去修正,缺乏系统性的经营管理。
这个问题累积至2004年产生革命性的变革。起因是由具有前卫新式作风气质的詹宏志所带领城邦集团提出具有高度「创意」计划案而得标,成为历届台北国际书展以来,第一次由民间的出版公司承接展览业务的案例,这个竞标结果公布后引起出版界大老们的激烈反弹,而酝酿已久的常设的法人单位提议再次白热化:书展应该要设立常设机构固定进行办理,因为常设机构不仅能培训相关人才,同时能保有书展的「高度公益性」与「长期持续性」的特色,而当时行政院新闻局也开始重新拟定书展承办单位的解决方案,随即,由台湾的各家出版商组成的财团法人台北书展基金会(英语:Taipei Book Fair Foundation,TBFF)应运而生,并且经过各出版社的集资下,于2004年3月4日正式成立,并且自2005年起,成为台北国际书展的常设主办单位。
书展反映文化的变革
2004年之前,社会的变动带来新的刺激影响书展策画的内容,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华人文化变革的特性。1994年信息革命上扬,电子书(数字内容出版品)问世,当届的书展巧妙地应用政治偶像人物,用「李登辉速写」电子书,让民众透过计算机了解李登辉背景方式,作为对民众宣扬多媒体电子书时代的来临。这样的推广方式成功带动民众对电子书的接受度,2年后书展的电子书、光盘、音乐艺术等相关出版品相当受到观众的青睐。直到1999年广通科技与IBM合作,成立在线展览网站「书香网」,提供台北国际书展的在线信息,至此,「台北国际书展」正式迈入信息时代。2000年台北世贸二馆竣工后,配合网络书展的设置,设置「人文科技馆」,2001年后更名为明日书区。
此外,由于图像渐次取代文字运用的影响,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就是不被主流文化人所看重的漫画,在书展中开始有其立足之地,1999年起开始有其特展专区,2000年台北世贸二馆竣工后,电子书与漫画专区转移到该展览馆,并确立为「动漫馆」,国人自制动漫以及女漫画家们异军突起,是漫画展引人关注的焦点。动漫馆的特色不只是有漫画与游戏相关的出版商展示相关出版品以外,让厂商可以邀请国际知名漫画大师来台举办签名活动。2007年起,除了设置「身历其境区」,藉由参展厂商引进的动漫画角色立牌广告牌,让参观者可以在现场与广告牌合影留念,还首度在周末的星光时段举办「Cosplay比赛」,此外,观众还可以购的限量商品,与声优(动漫配音员)合照、握手取得签名,彻底吸引年轻读者的目光,颠覆四平八稳的书展气息。
道德的拉锯与共处
如果说后现代思潮的「什么都可行」(anything goes) 是王道,那么限制级出版品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势力,它们的出现,总是引起道德保卫战,原因无他,因为禁忌与暧昧总是最吸引人,来到21世纪的时代,限制级出版品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台北国际书展」也于2001年设立限制级专区,将一切摊开在阳光下,色情(or情色?)图片在书展中坦荡亮相,书商甚至请来日本著名AV女优饭岛爱来台,造成各家媒体报导,此举当然引起诸多讨论,尤其自1999年起书展专设「儿童专区」,开放儿童参观,不少忧心忡忡的家长们与卫道人士,担心儿童与青少年们会「一不小心」就靠近了限制级专区,有害读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限制级专区的设置遭到现场的参观者与媒体的质疑。
有趣的是,对照限制级出版品专区,书展也同时增设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灵书区」,将宗教类,与净化人心为主轴的出版品独立展出,且依照类型不同,分为宗教、心灵、音乐、艺术、命理等主要区块。「明镜台」与「污浊红尘」的展区对照,舆论沸沸扬扬的搅和其中,更增添书展人性化的一面。尔后于2005年配合法规取消「限制级专区」,改为厂商自行针对限制级书刊加上告示封套,此举又再度引发反对与抗议,更证明禁忌始终是引起关注的好题材。
出版就是种艺术创作
2004年城邦集团策画与执行「台北国际书展」,带来很多新的观念与创造力。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把影像与设计带入出版界,2004年首度设置开幕电影《蝴蝶》(Le Papillon),并且由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发行实体电影书,周边的电影原声带与电影DVD也在书展期间发行,进行文字出版品与影视媒合,同时当届也举办「金蝶奖」,是专为书籍美术设计而设置,把美学艺术观正式带入出版界,至此,书籍不只是传递知识与阅读的功能,更是种美学的培养与熏陶,甚至可以这么说:出版书籍本身就是种艺术创作。
2015年书展意识流:「新阅读运动」
对于在学学生,文字阅读是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你我心知肚明,多半是为了追求考试,不得不去「阅读」,离开学校后,在工作与家庭的重担下,阅读已是渐去渐远的陌生伙伴,尤其自2007年iphone上市后,智能型手机夹带影像与实时通讯的优势,洗卷整个文化版图,改变人们「阅读」习惯,「滑」(手机)取代「阅・读」(书籍),于是2014年7月台湾文化部与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合作发起「新阅读运动」,鼓励民众透过使用不同的阅读载具,善用零碎时间阅读,依然可以成为阅读达人。
这项文化理念的发想,并透过知名人士推动,延伸到本届书展,继续发光发热。台湾数字出版联盟今年起推动「新阅读运动」[1] ,并透过网络活动「名人阅读大赏」展开一连串的宣传。值得留意的是:由政府发起的文化理念,经由业界联合发声,加上名人的分享,赋予「阅读」一个新时代的多元特质与内涵,把「阅读」的功能性价值 (考试与求职) 转化成为个人内在价值的累积,并紧密地与生活结合,因此衍生出「阅读」可以是亲子沟通的媒介 (家庭亲情)、阅读可以带来知识与财富 (知识经济)、阅读是寻求感动、共鸣 (自我情感的抒发与认同的追求),甚至阅读可以是创意发想的来源,如同书商所言「让自己更好,从阅读开始」。
出版界名人之一詹宏志曾在媒体发表个人的看法,他发现没有任何产品比阅读「代价更低微」,却能产生「改变自己」的惊人力量[2]。
今年2015年台北国际书展分析,请看续集~~
附注:
[1]本次参与的8家电子书城有:包含中华电信「Hami书城」、台湾大哥大「myBook书城」、城邦「随身e册电子书」、联合在线「读书吧」、凌网科技「HyRead eBook电子书」、春水堂科技「Kollect辑卷坊」、华艺「airitiBooks华艺中文电子书」、远传电信「远传e书城」共八家电子书城响应本次活动,
[2]详见:联合报:新阅读运动/每天30分钟用手机读也OK。2014/07/03(信息来源::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80143.shtml)
★本文经作者授权由微思客推送,首发于“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自微思客WeThinker,作者健嘴狗。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