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昕 | 报导者特约作者
本文感谢「非营利深度报导网站《报导者》授权转载」(https://goo.gl/f8ABii)
没有大的场地、也没有庞大的预算,但这座位在柏林的三层楼同志博物馆,大概是目前世界上,搜集同志社群历史与文化档案资料最多的机构,也是德国外交部带外宾参访、学校学生导览、非同志族群拜访的场域。 6位男同志如何一场展览开始,从历史中爬梳和标明同志足迹,以博物馆作为平台,努力走出社群,让社会上不同的意见得以交会?
「我们的实习生跟他爸妈说,要来同志博物馆实习,他爸妈、老师着急的很,以为他是来不停做爱、在博物馆里排列大大小小性器官的,」德国同志博物馆Schwules Museum * 的董事克拉克(Kevin Clarke)笑说。
就在他的身后,博物馆的玻璃窗上是几周前不明人士留下的弹孔,一旁的展区,一面2公尺高、1.5公尺宽的镜子上写着:「你非常勇敢(You' re so brave.)」
伫立近32年,座落在柏林西南安静的住宅区,是一栋3层楼、5名正职员工,每年却吸引超过20万人参观的同志博物馆。靠着五、六十位志工的长期经营,它还是世界最大的同志历史档案资料库。从美国华盛顿研究族群大规模屠杀的学者,到德国历史博物馆,都靠它,还原被忽略的历史。
「事情发生之后(指枪击),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怎么花了30年的时间才发生啊?」克拉克语毕收起笑容解释,柏林虽以开放闻名,但在某些区域,同志仍然会在路上被袭击,甚至白人同志、黑人同志、土耳其同志,各自被歧视、遭受到的威胁都不同。
至今同志连走路都还有风险,更不用提博物馆的前身,只是一场32年前的街头运动,「在街头的好处是游行结束就找不到人了,但有座博物馆,就像个跑不掉的标靶一般。」克拉克摇头说, 连他都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在30年前「当标靶」。
故事的开始来自6位男同志,参与同志运动的他们,当时在小小的柏林博物馆内,策了小规模的同志历史展,没想到跟平常上街举牌、发送报刊不同,在博物馆内的展览,吸引了更多非同志族群的参观人潮。本来,他们想利用这样的成功,吸引更多博物馆跟进,在艺术、历史、建筑、科学等各研究领域中,进行性别议题相关的展览,但迟迟没有人跟进。
「他们发现,即使那些大博物馆有相关的史料、馆藏,也不会展出,或是刻意忽略,」克拉克回忆,最终他们决定在街区里租间小小的民宅做博物馆。 「总是要有人从零开始的。」
但一座同志博物馆,里头展些什么?
藏着另一个自己的人生
我跟着一个美国学者、一对德国老年夫妻入馆,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展览,是来自一位英国艺术家,她发现过世的舅舅在生前其实喜欢穿女装,但碍于社会氛围及舅妈感受,只能把另一个自己关在家中,过着两种生活。
偶然之下,艺术家从妈妈与舅舅的通信发现了「另一个舅舅」的存在,在与妈妈争执的情况下,艺术家透过拼凑的合成照片,还原了各种穿着女装的舅舅,对照家中相片的形象,借此挑战家庭相本的存在意义,那些被排除在家庭相本之外各种「身份」。亲情,能否真的包容?
转入另个展间,展间里没有画作、文字,一张床垫、一支电话筒放在一侧,另一侧是接着两副耳机的挂墙萤幕,还有一张沙发放在远处。原来,每个角落都是一个跨性别者的故事,而这是他们设定的,讲出自己故事的情境。
我拿起了墙上的耳机,一个沙哑、温柔、带点哽咽的声音正在述说。来自波兰的他,那天晚上到酒吧喝酒,却被警方压上了车,车子一路开到看不见光的远方。警方要他下车并施以暴力,接着扬长而去。
「我知道像我们这样的人,会遇到危险,也听过重伤,被抛在路边失血一度命危的故事,」里头的声音说,「我必须说出来给更多人听,让你们知道,我们做自己、跟一般人一样去喝杯酒,会发生什么事。」
下一个展间,介绍从欧洲过去的沙龙文化,如何出现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的名人,人们崇拜、迷恋,喜欢到沙龙与他们来往互动,展间介绍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并从他们的著装间、各时代衣着细节的演变,讲述变装在沙龙文化中的意义;进一步延伸至现代,当人人都能自拍,社交网站上的网红文化又在历史上代表什么。
克拉克笑着解释,同志博物馆里的展览,其实不总是与性相关的, 更多的是「关于家庭、关于艺术,当然,还有各种历史,」
德国作曲家华格纳的特展,展览他的另一面的生活样貌。这一张是他与他的同性伙伴照片Clement Harris。照片来源:柏林同志博物馆脸书(https://goo.gl/qctqwr)。
他翻开柜台上的留言本,一个来自俄罗斯参观民众写着,「谢谢你们的存在,让我看到自己的存在」。感谢,是每年20万以上参观者最常讲的话,但还有太多人因为陌生、恐惧、错误的印象,而走不进来。
「几年之前,我们有一个关于音乐剧的展,有民众打电话来,因为他们在报纸上看到了展览的讯息,⋯⋯他们说很想看,但可能不方便过来,因为他们怕自己走进来会被强暴。」
「这里最终没有裸体的人跑来跑去,没有人会对你性骚扰。也不会有性事发生,除非你想要。」克拉克摇头说,社会大众谈到多元性别认同,太容易联想到性爱,直到走进博物馆,才发现性别因素无所不在,从法律、服装、公共空间安排到教育,同志历史的展演,就跟任何一个议题、文化、族群的展演相同,层次绝对多过既定的单一想像。而这座博物馆就标示着LGBTIQ族群的各种面向,以及在历史、文化中的存在。
用博物馆等级研究同志历史
「最终这个博物馆改变了很多人对于同性恋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核心的使命之一,我们证明了同志历史、酷儿历史可以用博物馆的等级、用学术的角度,来做展演,就像全世界各地展演各种历史那样,像是咖啡的历史、猫的、狗的博物馆等。」他开玩笑说。
用博物馆的形式,加上30年来同志社群的自发贡献,在学术研究、馆藏搜集、议题策展的累积,同志博物馆在2015年走进了代表主流的德国历史博物馆。经过半年策划,半年展出,让国家历史博物馆内从「同性恋」的德文起源开始讲起,到纳粹为同性恋贴上的粉红色三角形、1994年才完全废除将同性恋视为罪的德国刑法175条等,展览不只是将公厕的门、各种多元性别的次文化带进历史博物馆,更直视德国历史对同志的不公、错误,以及当时社会上的偏见。
虽是以同志历史为主轴,展览最终以性别为题,探讨与性别相关的法律、刻板印象、歧视等,如何形塑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及生活内涵,讨论触及的是所有人,只是用那些被主流刻意忽略的各种性别认同,带出人们对「性别」的重新思考,以A到Z的关键字排列,详述德国历史上多元性别运动发展的始末,让大众看见更多面的德国,更多面向的自己,并思考现今社会中的歧视和各种不足。
若是没有同志博物30年来的馆藏支持和学术研究,如此规模的展览是不可能发生的。展览最高峰,单月就吸引了近5万人参观,至今仍在德国各城市受邀巡展。
「我们的责任,就是留住历史,接着确保各种多元观点在社会中不会消失,能被正视。然后以博物馆的角色,确保我们在政治讨论中有一席之地。」同样是性别运动出身,同志博物馆主任史塔芙(Uta Stapf)清楚地解释了32年来博物馆发展脉络,即使如今在学术研究、策展领域有了能见度,最终,性别运动还是得回到政治,尤其对仍只有伴侣法的德国同志来说,平权,还有太遥远的路。
这条路,在保守党执政超过10年的德国,该怎么往前走?
「更开放、更包容多元,」史塔芙不假思索地说。从6位男同志开始,如今的同志博物馆在名称加上*之后(注),就一路向LGBTIQ等更各种多元性别认同族群招手,并将董事会一路增至8席,邀请不同团体做为代表,希望在2013年搬至现址,扩大经营之后,能够为更多族群发声。更重要的是,让对话继续。
今年17年1月19日弗兰克博士Ahland发表一本的新书。新本书汇整去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发表成果,焦点放在跨学科研究区域同性恋遭迫害历史。照片来源:柏林同志博物馆脸书(https://goo.gl/59msI4)
做个向外走的博物馆
策展内容,也打破静态展的一贯形式,放手让各团体发挥,以跨性别者为例,他们自行策展,还包括课程、派对、酒会、艺术创作等,让更多人走入同志博物馆,「博物馆这三个字现在有点委屈我们了,」克拉克笑说,「这就是个不同性别认同都能相聚、了解彼此的地方。」
小旅行是另外一个例子,不只是偏重历史的小旅行,最新的形式,还有与美国学者合作的互动小旅行,各国民众一起走在柏林过去知名的同志区,不管是安静地走在一起感受,或是围着大树,试着用跨世代的注视,看待街区的转变,都强调视角的转换、身份的转换,加强彼此的理解。
其中的一站,10个人的团体站在地铁站的柏林地图前,各自分享在柏林生活,感受到安全、害怕跟自由的3个地点,让各种性别认同、成长背景的人,听见彼此对于这3件事的定义,以及社会中看不见的影响因素。小旅行还善用智慧型手机,例如在一段10分钟的路途,人们各自用镜头记录,最终并陈所有人的影片,让人们学习理解同一个社会中,视角可能有多么不同。
「一起走路这件事是很有魔力的,它让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可以有一段共同经验,然后有了了解彼此的动力,」带领小旅行的Ivy来自纽约,拥有剧场背景的她试图让人们离开同温层,更多互动,更多好奇。
虽是从性别运动出发,博物馆如今希望拥抱大众,甚至是保守党的政治人物。
「在这里,他们可以放心的对话,」克拉克观察,对保守党的政治人物来说,他们可能不方便与个别性别运动团体接触,但透过到「博物馆」参与讨论、听取意见,或是进行政策辩论,是他们能接触不同民意、寻找共识的管道。
「当然,我们知道自己的极限,要能代表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克拉克强调,例如进入今年是德国的大选年,保守党联盟抛出合作对话,希望邀集多元性别认同团体,未来打造更大型的聚落,让同志博物馆在社会中发生的功能,能够透过聚落效应,产生更大的号召效果,「但你知道的,这些团体谁也不想被谁代表,除非真的够开放,大家意愿不高,」克拉克坦承。
即使如此,回到博物馆的定位,追求开放还是确定的方向。 「然后让我们的存在,变成一种开放、多元价值的标志,让更多人能够看见这个理念,相信它能够在德国实现,」史塔芙补充。
走到现阶段,同志博物馆的开放策略,不只增加平权运动的能见度与高度,更在欧洲逐渐升高、强调排外的保守氛围中,显得特别。
现今的同志博物馆,已成为德国外交部带外宾参访的固定景点,学校不定期的导览需求、学术单位的交流更是常态。追求开放、包容,不只是口号,而是使命,像是对同志难民的辅导,就是例子之一。
「历史不断地重演,人们因为肤色、宗教、性向,一直因为被排挤而受苦,」史塔芙说,同志难民的三重排挤(伊斯兰、难民、同志)、歧视,需要更细致的对待。于是馆内安排了长达5个月的系列活动,透过漫画、艺术创作的工作坊,从心理创伤的疗愈开始,接着是自我认知的建立,再来是透过德国同志权利的发展经验,让他们带着安全感接受自己的身分,想像未来,而后找到重启生命的动力。
撕去标签、累积史料、确立文化的存在,而后与大众沟通、争取多元性别认同族群的权益,同志博物馆一路从街头走向政治谈判桌的路线,正是任何一个被主流社会忽视、排挤、歧视的族群,都能参考的路。
Operette für zwei schwule Tenöre特展。照片来源:柏林同志博物馆脸书 https://goo.gl/JbKVKY
「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克拉克在采访尾声说,以社会运动起家的同志博物馆,里头展出的物件、讲述的历史,与每一个志工、工作人员的生命紧紧相连,「我们可能不像其他策展人一样专业,但每一个展出,包括做得不太好的展览,全都是带着热情打造出来的」、「这是他们自己的故事,⋯⋯是他们的历史,他们不会轻易的放弃,至今仍是一样。」
同志博物馆终究保有社会运动的本质,不只是保存历史,他们更试着创造未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