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青的蜂 | 微思客撰稿人
“所谓政治即是任何公共之事务都取决于谈判和说服,而非由暴力来决定。”在今天,如果你敢发下这样的宏愿,十有八九要被打脸。汉娜·阿伦特也不例外,这话正是她说的。
怎么讲?如你所见,作为最古老的政治行当,这个世界正将暗杀进行到底。
暗杀,趁人不备而杀害(知名人物),有着极深厚的历史渊源,跨越国界、职业,被地球人乐见和使用的“上古秘术”,如今却和大众产生了距离,最多出现在游戏和电影里。然而,最近有几则暗杀成功的新闻,可能要使你心头一颤了:
去年12月,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就在一个展览馆上被枪杀,视频传遍了互联网;最近,金正男在飞机场被人用湿巾捂脸,才在送医途中,就不幸毒发而亡了。
多数人对暗杀充满好奇心。它针对名人,尤其是高官政要,其中不少还是各国总统;如果一旦成功,它足够刺激和血腥,让你惊掉下巴;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想出一大堆因缘巧合的故事。甚至很多人做过以下想象:如果要暗杀某人,一个杀手会怎么做呢?
合格的暗杀要做啥准备?
神秘人物先找到合适的行动人,用文字写下“不要提暗杀俩字”。杀手领会意思,摇了摇手枪,潇洒地旋上消音器。神秘人物莞尔一笑,“最好伪装成意外,找辆车过去。”
Too naive!以上只能是小说里的情节。现实中,暗杀不留线索很难,就算是中情局也逃不过文书;一个暗杀者更不会用消音器,这会烫掉他的手指;至于伪装成什么意外嘛,几乎更不可能,车祸暗杀的例子就没几个,被津津乐道的黛安娜王妃车祸,最后也被官方认定“意外”。
在真实的暗杀事件中,消除目标才最紧要。拿起枪就够紧张了,不会有什么精妙生动的细节。事实上,暗杀最重要的准备基本上就两项:你选择用什么武器?打算在什么地方动手?
图片来源:网络
匕首是一种合理的武器,比如开暗杀之先河的“凯撒遇刺”,在罗马歌剧院被砍了23刀;而下毒显然也有成功率,古代宫廷中常见,拿破仑、沙皇伊凡四世、光绪皇帝等,到现在都没能脱离“下毒论”。然而在火器发明以后,匕首和下药就不再是主流了,爆炸和枪杀成为首选。其中,爆炸因为关系到“道德感”,有可能会伤及无辜,优先性要排在枪杀后面。
肯尼迪、林肯、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X,以及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斐迪南大公枪杀案中,枪支器械都是主流选择。在中国,火器还未发明时,张良已经是射杀代表,它曾雇大力士用飞椎(锤)击秦始皇,可见至少在距离感上,不需要“图穷匕见”了。在清末民初,中国更是进入暗杀时代,革命党人常用的革命手段,就是组建暗杀团。
接下来是暗杀地点。讲话场所是好的选择吗?未必,因为有安保介入。最好的暗杀点,应该出其不意,比如林肯,死在了歌剧院中,据说正值音乐高潮,无人听见枪声,肯尼迪也正被刺杀于广场之上。除了公共场所,最好的暗杀场所其实是家中,圣雄甘地就是在新德里的寓所中被杀,马丁路德金在一个汽车旅馆的阳台上被杀,约翰列侬则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暗杀是阴谋还是巧合?
可见,如果按照优先性来说。枪支可以排在第一位,而家中和公共场所则是最好的暗杀选择。
然而无论用什么方式,在什么地点,一个知名人物的猝然离世,带来满城风雨几乎是必然的。在暗杀史上,不仅产生了“最著名的X次暗杀”“最黑暗的X个暗杀地点”等,甚至还带来了很多“暗杀之最”。
比如肯尼迪之死最有争议性,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论断,涉及中情局、克格勃、黑手党及不同杀手,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公允的说法;比如暗杀界冠军,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在保镖的形容中公逃脱了638次暗杀,美国人还拍了历史纪录片《暗杀卡斯特罗的638种方法》,借此研究美国和古巴之间的关系。当然还有俄国尼古拉二世是的拉斯普京,这人被枪打脑袋都不死,被称为最强悍的暗杀主角。
图片来源:http://news.163.com/16/1127/11/C6SHBRIQ000187UE.html
不过,所谓十几种说法、638次暗杀等,跟所有的暗杀行为一样,都不能避免一个疑问:无法证实,是阴谋还是巧合?大多数人喜欢往阴谋上靠,因为暗杀者很少会承认暗杀,死去的人也不可能做回应;而另一个阵营则喜欢往巧合上碰,把很多事情都解释成了机缘所致。无论是阴谋论还是巧合论,主张它们的人们,因为没有办法掌握解释权,也就没有办法说服对方。
而有一些人是能掌握解释权的,尤其是暗杀者掌权以后。在清末,暗杀五大臣的革命党人吴樾,还曾经写了一本《暗杀时代》的小册子,据说就连陈独秀都曾研制过炸弹。而闻一多、宋教仁等,则是执政者利用暗杀手段铲除异己的证据。当然,时兴的暗杀之潮,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但如果暗杀失败,则可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解释。
暗杀可以视为表达政治异见的手段,然而多数暗杀都是失败的。它们可能引起了震动,也可能影响了各种事件,但如果失败,暗杀就只能作为灰暗一角,活在阴谋或巧合的调调里。
暗杀改变了历史进程?
现代社会喜欢把暗杀解释称为“恐怖分子常用的一种手段”,其中直接把暗杀者解释为“恐怖分子”,其实并不公允。因为恐怖分子的暗杀行为,并非止于“消除目标”。
所以恐怖分子倾向于用匕首、烈火,因为这样能散播恐惧。但对于以“消除目标”的暗杀行为来讲,通常具有道德感,他们更倾向于暗杀一个特定人物来表达诉求、达致目的。
图片为韩国电影《暗杀》剧照
也有很多人认为暗杀者可能具有某种心理疾病,但研究表明,暗杀行为其实是理性活动的产物。美国曾调查了1949年至1996年曾经实施或计划实施暗杀行为的83名犯罪分子,结果显示,并没有存在关于暗杀者的统一精确画像。相反,它们一半都具有大学以上的学历,在年轻、性别、就业经历以及其他人口特征上都有很大差别。它们很多是为了扬名、复仇、结束自己的不幸,或者引发动乱。
如果暗杀行为有可能出于具体的诱因和动机,那么它们无意中,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吗?
《政见》总结Benjamin Jones和Benjamin Olken了的论文,内容为搜集从1875年到2004年间所有被媒体报道过的暗杀事件,并对比了成功的暗杀和失败的暗杀对一国政局产生的不同影响。他们发现,对独裁者的成功暗杀可以显著地提高该国民主转型发生的概率(上升13%),但是对于民主政权领导人的刺杀,则没有相应的效果。
可见,在政治制度不够发达的国家,暗杀领导人往往在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方面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在一个经济发达、制度民主的国家,暗杀领导人的作用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
至于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人们只能做一些有限的推测。电影《无耻混蛋》曾设想,人们回到过去射杀了希特勒,那么二战会提前结束吗?这个……恐怕我们是不会有定论了。
(本期编辑:圆圆)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系微思客撰稿人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微思客团队。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