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许英杰| 微思客WeThinker传媒撰稿人

 

毫无意外,国足又一次输了,而且是输给了内忧外患的叙利亚和鸟不拉屎的乌兹别克斯坦。网络段子手不忘揶揄,称“叙利亚各派为此停火48小时进行庆祝,授予国足诺贝尔和平奖也不过分”。

国足的烂是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的,因此这次快速出局倒也没有多少好奇怪的。但真正让人纳闷的是,尽管国足作为“扶不起的阿斗”是历史所一次次证明了的,但依然有这么多的球迷对它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哪怕被垃圾到家的配合和个人技术熏的一股脑的犯晕,一有国足比赛,还是会屁颠颠的坐等奇迹发生。

(http://club.dayoo.com/view-1738201986-1-1.html)

很显然,球迷对国足的不离不弃是很难从足球本身具备的观赏性角度来解释的,历史也一直告诉我们,足球以及其他体育运动向来不是“更高、更快、更强”所传达的这么单纯。

历史长河中,体育与政治是一对异卵双胞胎,在娘胎里就共用一个胎盘,体育往往只是政治吸取养分的一个工具。1936年,纳粹承办奥运会,希特勒想要证明雅利安种族的优越性;1959年,容国团获得中国首个世界冠军,被视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在世界扬眉吐气的标志,体育本身的价值反倒没多少人重视。1988年的韩国奥运会也是借以展现经济成就、民主进步的巨幅广告。体育一直难逃政治绑架的宿命。

(图片来源:http://bbs.hupu.com/15849207.html)

事实上,体育运动本身带有的竞争性也暗合着世界一直存在的无休止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对抗乃至战争。如果说真刀真枪的战争是一种对双方而言都具有破坏性的零和博弈的话,体育场里的竞争则被视为一种更加文明的捍卫国家荣誉的行为,在国际赛事上的胜利能够极大地激发民族的自豪感,鼓舞国民士气,也因此体育往往被用作激发民族主义情绪的强有力的工具。

运动员穿着象征国家的统一服装,观众席上巨幅国旗飘扬,双方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为各自国家的队伍加油。在瞬间,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我们与他们的界限在赛场的对抗中被拔高、凸显,观众自然而然的体验到自己作为某一国民和民族所具有的强烈的归属感,自身的情感与整体的情感被打通了,作为个体的其他无数特性却在这个为国家加油的集体事业中暂时消失了,个体成为集体的一个微小部分,为更大的集体——国家与民族的胜利而欢呼或失败而沮丧。

实际上,这也是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描写的“集体无意识”,个体的独立性被体育比赛中宣扬的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所逼退和覆盖,个体自身对意义的判断被更大的集体——国家和民族所赋予,民族的胜利就是自己的胜利。

体育的这种功能也衍生出一个概念——体育民族主义。乔治·奥韦尔曾经在“体育精神”一文中,直白的称“体育为民族主义的温床”,让民众能够在国家的胜利中获取一种虚幻的民族自豪感,甚至得以暂时无视作为个体所遭遇的悲欢离合。

作为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是世界范围内普及最广、受众最多、关注最多的运动,许多国家都将足球运动当做“国球”,摆上了神坛,足球场上的胜败被与国家荣誉和民族自豪紧紧捆绑,一场比赛甚至可能牵动整个国家的心脏,民众看的已经不是球,而是“荣誉”。

1986年,阿根廷战胜打赢马岛战争的英国,1998年伊朗历史性地战胜美国,2002年曾经的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战胜法国时,都引发了举国的狂欢庆祝。而在1969年的墨西哥世界杯预选赛上,南美的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在足球场上的争斗,却让两国新仇加旧恨,引发了持续一个月的“真刀真枪”的战争,史称“足球战争”。

毫无疑问,在中国,足球也不单纯只是一项竞技运动,足球领域的任何突破都被视为这个国家发展成就的一种表现。2001年国足踢进世界杯与加入WTO、首次承办APEC等政经大事并列成为当年全国的10件大事。2002年日韩世界杯,全国各地中小学都普遍放假半天,让学生们能够看到中国队在世界杯的首秀。足球领域的任何成功都成为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催化剂。

在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长期熏陶下成长的中国人,是一个容易被虚幻的民族自豪感绑架到整体中的无意识的个体,他们并非在意足球运动本身的技术观赏性,而是在挂念一种国家荣誉的得失。

因此,虽然国足演绎的是一次次的悲剧和挫败,但反倒是将民族悲情主义加注到了足球运动之中,影响了球迷看球的代入感,观看中国队比赛、为国足加油,成为国人圆梦的一种象征,支持国足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支持,对国足胜败的无所谓却是一种对民族正能量的背叛。也因此,无论踢得有多烂,饱受民族主义熏陶的球迷都不会放弃对国足的支持。

 

本期编辑:惜时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系微思客撰稿人作品,如需要转载,请务必取得授权。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