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一个在中国电影、电视剧爱好者来说,大量的剧集都不能通过正常观看渠道获得,因为在中国实行了严格的管控制度。这篇文章中,作者发出了疑问,这些制度是合理的吗?
作者:重木 | 微思客传媒撰稿人
近年来,美剧发烧友发现,一些美剧悄然间因为“政策问题”从视频网站下架。反复发生的事件,令网友们的目光一次次聚集到广电总局身上。在中国,什么样的电视剧与观众见面,由广电总局掌控。国产剧如是,外国剧也难以逃脱。广电总局通过这么多年不辞辛苦地劳动,把电视机、电影院和网络管理得井井有条,绝对不容许任何在他们看来是“不合适”的内容进入国民的视野之中,以此来保护国民思想的纯洁性。
广电总局的严苛审查非一日之事,昔日在中国逃过“剪刀”的电影,如今也能打入冷宫,见不得人。而在引进国外电影的同时,对于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剪切、删除,也早已是广电总局众多出色的成绩之一。
有趣的是,据报道,四部下架美剧中的一部正在被央视翻译制作,准备在电视台播出。当然,对其中所谓“三俗”内容的删除是必然的,央视要制作的是“绿色,健康”版本。目的如上所述,为国民身心健康谋划。
我想,很多观众对此习以为常的原因主要在于电影。这些年,随着外国引进片和国内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电影院中出现了众多形形色色,参差不齐的电影作品。而其中一些电影的内容并不适合所有人观看,就好像很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电影,结果到了中途才发现这是部充满暴力和血腥的电影,小孩子被吓得在放映厅里大哭。因此,对于电影分级的讨论从很多年前就不绝于耳,一些知名导演也多次呼吁广电总局能出台一部关于电影分级的制度,但很长时间过去,广电总局依旧腼腆地一声未吭,埋着头假装什么也没听见。
私以为,无论是广电总局这些年在电影上的动手动脚,还是这一次下手外国剧,它都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延续着中国传统上的“父权主义”,而作为一个父亲,自然要决定孩子看什么、拍什么、出版什么。
他们抱着“健康,绿色”这样的理念来管理着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在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在最普通的常识之下,我们或许应该对这样的关系感到怀疑,对于这样一种带着中国封建传统的政府与国民之间关系进行思考。用广电总局的理念来讲就是,这样的关系是否是“健康”的?是否是“绿色”的?
在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百姓”和“群众”这般概念需要重新界定其适用范围。当我们面对政府及其人员,我们的身份就会自然而然的变成法律之下的公民,而不再是人民或百姓。因此,当我们以公民的身份面对政府部门的时候,我们之间的关系便不会再是中国传统中所说的“父母与子”的关系,而变成了在法律上平等的关系。这样一来,当我们再看广电总局先入为主的自我角色定义的时候,其中的错误和荒谬也就一览无余了。
基于这些,我们回到有关审查的讨论。
一方面,广电总局的审查和对于一些影视作品内容的删改是有必要的,但前提是这些被删改的影视作品的观众是未成年人。目的是对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的保护。另外一方面,当这些影视作品面对的观众是成年人的时候,对其进行的任何审查和删减都是不应该被接受的。我们要注意:接受这些影视作品的并非一群需要监护人的未成年人,而是成年公民,他们已经完全拥有自己的法律认知和价值判断,他们有自己的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看的影视作品,而不需要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他们完全有能力来为自己这样的一种行为负责。这是一个属于公民私人领域的事情,在我看来干涉和禁止显得毫无法理依据。
一些媒体认为,之所以对外国剧进行审查和下架,是为了保护弱势的国产剧,就好像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初衷。可是,无论是国产电影还是国产剧的弱势在根本上并非外国电影和外国剧的引进之过,近几年,国产剧洋洋洒洒在各大电视台轮番上映,看似繁华,实则软弱不堪。无论是在制作还是在剧的体裁上,抄袭模仿和跟风使得国产剧质量一路下滑,而浮夸恶劣的制作环境更加使得原本处于劣势的国产剧遭受重大打击。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剧照,来源:360图片)
想要保护国产剧而因此审查和下架外国剧,这样的做法显得愚蠢。随着这些日子一些媒体对于恢复“汉语纯洁”的呼喊,我们或许能看出在这些事件背后所存在的共同心理,那便是文化自卑。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如今,各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可避免,竞争与机遇共存的时代,一些久存累计的问题难以遮掩。
当下,广电总局所做的仍然是审查与下架外国剧,并对以后所有进入互联网的外国剧都进行“先审查再上映”的要求,长远来看,这一政策的弊端将日益暴露。对于那些对国产剧失望的观众来说,他们并不会因为广电总局下架了外国剧就转而去看国产剧,他们会再次回到之前那样通过盗版的方式观看外国剧。国内盗版再次猖獗,对于刚刚开始接受版权意识的国民的破坏可想而知。而对于国产剧,当他失去了外国剧这样一个对比和竞争的对手之后,它是否能如期望的那样进步和变得更加完善,还有待商榷。但无疑,随着审查力度的增加,对于国内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必然也起到阻碍作用,结果便是中国文化在封闭中发展,闭门造车往往带来落后。
(与《杀人回忆》题材类似的中国电影《东北偏北》剧照,来源:360图片)
前段时间,某专家称,中国的民族文化复兴已经完成了XX百分比,剩下的一部分还需要多少年就能彻底完成了。对于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项目,笔者既好奇又无语。我们把文化当做某种指标,设定某个固定的目标一步步地去完成,一个“五年计划”或是“三步走”。然而麻烦的一点是,文化并非经济或者是笃定的某种规律,它无法被人为的如此准确地以百分比来测量和在规定的年份完成。这样一种愚蠢的、自以为是的方法无非掩耳盗铃。而从侧面反映的仍然是对于自身文化的担心和自卑,担心在全球化浪潮中被其他文化占领和吞并。但纵观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历史,充满了与其他文化的冲撞和融合,而形成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模样,它并没有在这样的冲撞中被吞没,而是通过自身的力量融合了其他文化,使它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著名演员赵丹先生曾说,对于文艺“管得太具体,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但如今广电总局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倒行逆施,政府对于文化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化的巨大破坏与阻碍。
私以为,监管机构在文化上更应奉行的应该是“无为”,把更多的空间和行使的权利交给民间和社会,交给文化自己。让文化发挥自身所蕴含的活力,让民间与社会对其进行约束和自然地管理。广电总局等更应该做一个指导工作,而不是对其进行具体的干涉。
下架外国剧,对于国产剧的保护只是一时,并且会使得原本就衰弱的国产剧失去竞争的氛围,失去改善和创新的劲头,从而导致其质量继续下降。而对于外国剧和电影,以及本国电影体裁限制的情况,不如建立合适的分级制度。未成年的归未成年,成年的归成年。政府应该意识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落后与不适宜,进行相应的转变。
而把所有成年公民当成未成年人那样对待,给他们送去“健康,绿色”的剪辑版电影或外国剧,显然是在剥夺由法律所赋予他们的个人权利。
(图文编辑:陈锴)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系微思客撰稿人作品,由微思客首发,如果需要,欢迎转载,请务必按下述要求进行: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并标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