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文雨 | 微思客海外通讯员
在德国的大街上不时会见到坐轮椅或用盲杖的人,初到这里的人也许会好奇,这里为什么有那么多残障人士?其实,并非这里的残障人士更多,而是这里的残障人士有更多机会像普通人一样外出并参与公共生活。
而这种参与跟便利的无障碍设施密不可分。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公共汽车和火车到站开门后,会伸出斜坡,保证轮椅能够顺利通过;汽车、地铁和火车到站都不仅有语音提示,也有屏幕文字提示,让视觉障碍与听觉障碍者都能够掌握到站信息。另外,大量公共场所设有残障厕所,厕所内不仅空间宽敞而且马桶旁安有长扶手,有紧急呼叫拉绳或呼叫按钮。不仅仅是残障人士,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婴儿车出门的父母、甚至提重物的旅客也都经常能从这些方便的设施中受益。
“无障碍( barrierefrei)”是一个在德国经常会接触到的词汇。无障碍厕所、无障碍住房、无障碍旅游……无障碍意味着尽可能的去除壁垒,让所有人都能够不受限制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目的远远不是照顾弱势群体那么简单。德国的法律规定了任何人不得因为残障受到歧视,规定了对身体健康的人与身体残障的人要平等对待。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无障碍。换句话说,无障碍是实现社会平等与包容的一个关键。因为在一个包容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正常的,做不到无障碍,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平等与包容。
所以,实现无障碍不能单依靠社会救助组织的努力,它也被写进了德国法律。《残障人士平等法案》规定,除了公共交通工具,公共道路、公共建筑也需要做到无障碍。具体的建筑标准由德国标准化协会制定,比如政府机关大楼在新建或改建时必须做到出入不设台阶,如果有台阶,旁边要铺设平缓的坡道,上下楼要有电梯,要有残障厕所,残障停车位。对于餐厅,咖啡厅,旅馆之类的私人设施没有法律上的硬性规定,但政府鼓励进行无障碍改建,为改建或新建无障碍设施提供经济上的补助。
除了行动无障碍,交流也要做到无障碍。例如为了方便盲人,不仅需要盲文信息提示,也需要更多有声读物;听觉有障碍的人不仅需要助听器,也需要手语新闻,到政府机构办事,需要有手语翻译,翻译费用由政府支付;为了方便有学习障碍的人,需要特殊的学校和教材。更进一步来说,需要减少各种繁琐的官僚手续,各种信息需要尽可能的简单、清晰、明了。
无障碍的最终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能不依靠第三者的帮助自由活动。但这仍然还是最理想状态,现实情况尚有巨大差距。尽管德国近几年的残障设施不断增多,但仍有不少偏远地区的车站、市政厅尚未经过改建,很多短途公交工具也还没达到无障碍标准。另外在法兰克福、科隆等一些大城市,公共场所的电梯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让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跟据市场调查机构Innofact今年发表的一份抽样调查,目前德国还比较匮乏的是无障碍住房以及无障碍工作岗位。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外来移民的增加,方便人们行动、交流的无障碍设施会变得更加重要。即使是德国,无障碍之路也依旧漫长,但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它们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照顾少数群体,而是一项让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的重要举措。
(本期编辑:圆圆)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经作者授权首发于微思客,如果需要,欢迎转载,请务必按下述要求进行: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并标明作者文雨。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