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个没有镜子的世界

玉照

《记忆传授人》(The Giver)是美国小说家洛伊丝·劳里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书的扉页上写着:“给所有的孩子,我们把未来托付给了你。”(For all the children, To whom we entrust the future)一个社会给孩子讲什么样的故事,或许从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成长中的孩子们对未来的预判。

一个“被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乔纳斯生活在一个堪称完美的社区中,在这个社区里,没有饥饿,没有痛苦,没有犯罪,也没有战争。一切生活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他们不用发愁工作,不用忧心配偶,从出生开始,一生可能面临的问题都已经由社区的领导者帮你决定好了。小到一日三餐,大到配偶的选择、工作的指派,都是经过长老会谨慎、严密地考察来安排的。

这个社区像一部运转精准的机器,一切都在精心计划下井然有序地运行。生孩子也是一项职业,每年都会有50名新生儿,这些新生儿由职业孕母生育后,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而是交于专门负责培育婴儿的机构由职业养育师培养。经由养育师培育的婴儿到达一定体检要求,由申请儿童的家庭认领后进入家庭生活,每个家庭都是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标准模式,对于那些没有达到体检标准的新生儿则被解放。在这个没有任何情感的世界里,所有人都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主人公乔纳斯的和谐生活终于在十二岁典礼这一天被打破了。按照社区的规定,十二岁典礼,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仪式,这是一个象征进入成年人的仪式,每一个儿童到达12岁之后,都会根据其兴趣被指派固定的工作,个人是无权选择自己的职业的。但是没有人对自己被指派的工作感到不满意,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是长老细心观察后,谨慎做出的决定。对个体而言一定都是“最好的选择”。

在十二岁典礼上,主人公乔纳斯得到了整个社区最为特别的一份工作,被指派为下一任的记忆传授人。记忆传承人是社区里地位最高的法老,他的职责就是跟随上一任传授人接受训练,承担整个社会该有的记忆,独自承受痛苦、孤独、恐惧,当然也同时体会到了温暖、幸福和爱。他开始知道不同的颜色,阅读从未见过的书籍,能够享受美妙的音乐……同时也慢慢开始发现那些所谓被解放的人竟是被秘密的杀掉,而每天吃一粒的药丸则是对性冲动的压抑……

接受记忆的过程就好像驾着雪橇在大雪中下坡一样,起初因为速度加上冷峻清新的空气,让人觉得刺激兴奋,但是雪越下越大,不断堆积,覆盖在滑板上,慢慢的,越来越难前进。随着乔纳斯对这个社会的记忆和体验越来越多,他越发感受到曾经那个美好的、和谐的社区不过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乔纳斯发现,自己事实上从未真正活过,小说最后以主人公的逃离结局,乔纳斯来到了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真实世界。

不在场的自我

乔纳斯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没有镜子的世界,没有镜子也就意味着没有自我。事实上,在标志着走向成年的十二岁典礼之前,大家一直在努力学习将自己的行为标准化,并压抑自己的冲动,以避免和团体的格格不入。

和大家都熟悉的反乌托邦小说的代表作《1984》不同,《记忆传授人》并非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小说。《1984》里,人人都生活在老大哥的统治之下,处处都是监视你的电屏,小孩从小就被塑造为思想警察,告密和揭发自己父母,亲密无间的告密者在生活中如影随形。如果说《1984》里还处处漂落着被压抑的自我,那么在《记忆传授人》中,则再无自我,压抑也变得多余。《记忆传授人》中,没有警察的严密监视,没有阴森恐怖的高压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管理者本身也和平民一样无知愚昧,无知无畏。

这个社区里唯一拥有特权的就是记忆传授人。整个社区只有记忆传承人一人有资格了解关于整个世界的记忆,亦即关于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并以此来塑造未来。但是这里的记忆传授人却完全不同于《1984》里严密监视大家的老大哥。与其说,记忆传授者是统治者,毋宁说他是那个默默帮助整个社区承受一切记忆的牺牲者。整个社区将记忆和知识都看做是灾难,记忆传授人只是那个承受这个重担的人。在《记忆传授人》中,和传统对乌托邦的政治化解读不同,这个世界令人窒息和毛骨悚然的不是被压抑的个性和自我,而是从来就没有被意识到的自我。

被遗忘的情感

社区中的人从小就被训练为没有情感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每个老人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会被解放,社区里的其他人则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去庆祝解放。不论是被解放者还是庆祝者,他们都并不清楚解放真正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才能心安理得的庆祝。直到乔纳斯做了记忆传授人之后,他才发现原来那些体检不达标的新生儿、到达一定年龄的老人所接受的解放,竟是被剥夺生命,他才开始意识到没有情感的人们是多么的可怜和可悲,因为大家欢天喜地去庆祝的竟是死亡。当然,对于不了解死亡,亦没有情感的人来说,死亡还是解放并无区别。

在这个世界里,爱是一个废弃的词汇,没有人体验过,更没有人去追求。大概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中,我们几乎也没有想过爱情、亲情、怜悯等等这些人类的情感并非与生俱来。而事实上,它们像判断、推理等理性逻辑一样,也是后天习得的。和理性思维一样,情感体验构成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另一条路径,我们通常更加关注逻辑思维的训练,而更少关注情感的练习和体验,并倾向于把逻辑思维看作是一种认知世界更加高级的形式。然而,或许情感的习得对于个体而言更加难能可贵。

警惕集体

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记忆传授人》的意义还在于帮助读者学会警惕集体,这对于青少年而言意义尤其重大。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中,我们一直认为整齐划一的步伐,高度统一的大合唱才是最美的。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融入集体,要和别人一样才不会出错,才算是好孩子。在幼儿园要集体吃饭、集体午睡,上了小学以后,我们要穿着统一的校服,争当光荣的少先队员,尽管我们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当少先队员,或许仅仅是一种集体召唤下的无意识选择……

总之个性往往是个不安全的字眼,就好像正步走中那只迈错步的脚,大合唱中那个跑调的音符。突兀,刺耳。会成为整个集体的污点。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我们稍微不慎,长出一两枝不整齐的枝叶,一定要被修剪的整整齐齐,才算长的合格。

当然,我们一生都要生活在各种集体当中,每个个体一生都在处理一个关系,即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从班级到国家,从家庭到单位。正因为此,孩子到达一定年龄之后都要送去学校,过集体生活。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融入集体,但有时候,我们往往忘了教会孩子另一样东西,那就是对集体的警惕。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言,这有时候甚至比融入集体更加重要。

自由意志?

事实上,从记忆传授人的角度来看,那些生活在乌托邦中的人不辨色彩,不懂快乐,亦不知悲伤,他们是可怜,可悲的。但是生活其中的人并不自知,自然也就没有不幸之感。当然我们可以说这种平静和安宁都是虚假的。对于个体而言,我知道统治者的某项指令对我而言是好的,但是我还是希望拥有不去选择这种更好处境的自由意志。在真实的痛苦和虚幻的谎言两种社区中,也许我更愿意生活在虚幻的谎言之中,但前提是这是我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两大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和《美丽新世界》,分别呈现了两个乌托邦社区,一个人性被压抑的世界,一个人性完全消失的世界,如果必选其一的话,你更愿意选择哪个世界生活?

我们通常认为自由意志对个体至关重要,人性被压抑固然可怕,但至少我意识到自己被压抑,在幽暗之中仿佛有光;至于人性完全消失的世界,则是彻底的无声无光。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人性被压抑的《1984》似乎比无人性的《美丽新世界》更加光明?但是如果真的只能择其一而居的话,大部分人到底会选择哪一个?这是值得怀疑的。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发表20多年后发表的《重访美丽新世界》中曾说过,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科幻小说家刘慈欣也曾说人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不变的人性。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图文编辑:刘彪)

★本文由微思客首发,如果需要,欢迎转载,但务必完整保留此说明,并注明: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并附上本网页链接,作者玉照。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