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女权与不美的女性

孙金昱

伸张女权会减少女性的美么?或者说,只有不美的女人,才会去伸张女权么?

在许多反女权者看来,确实如此。在这里,美的含义包括外表好看,更重要一方面,美的含义也包括德行之美、气质之美、性格之美。在反女权者眼中,即使女权者符合了他们对外表美的要求,譬如He for She运动的倡导者艾玛•沃特森,她/他们也难以通过第二轮美的检验, 即德行有亏,气质缺失,性格不佳。这两天看到的两组和女性有关的漫画刚好能够为这一观察提供一些事实支持。

第一组是人民网以“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你呢?”为题的微博图文,另一组则是由微信公众平台“北戴河碱业工人读书会(ID: beijiandushuhui)”推送的一百年前反女权运动宣传画组图。(篇幅有限各取两张图片)

两组图片形成比对,呈现出有趣的相似与不同。相似的是,两组漫画中的大部分图片都在展现(有明示也有暗示)家庭生活,尤其是妻子与丈夫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不同的是,在人民网微博图文展现的是一种和谐、融洽的色彩,而反女权宣传画就如同它们的名字一样带有斗争色彩,展现的是不安甚至恼怒的情绪。

对比两组图片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当下,或者说一直以来流行的性别观点中女性形象的正反典型。在人民网微博图文中,一个无论丈夫休息或娱乐时都无怨言地投入家务和育儿的妻子是美好的化身,因为既然是“我想要的生活”,生活中的关键人物肯定也是美好的。反女权宣传漫画中让男人做家务带孩子的女性、争取参政权的女性、吸烟的女性、打骂丈夫的女性则必然是丑恶女性的化身,否则,这则漫画的主旨也就不可能是反女权了。

女权与女性之美

女权运动与女性之美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第一种回答是,二者之间没有联系。原因在于,女权运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并非全部是女性,女性之美对于那些非女性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无从谈起。这个群体不单单包括异性恋女性,还有LGBT团体,当然也有异性恋男性。这一现实也直接回应了文章开篇的第二个问题,只有不美的女性才会去伸张女权么?

当然,这只是简单回应问题的表面含义。“只有不美的女性才会伸张女权”背后的预设是,不美的女性,因为自身的缺陷和问题(比如先天外表不够美,后天不够勤奋变美,性格气质不够温婉贤淑……)无法得到“美女”获得的优待而不满,所以跳过了修炼自己的环节,直接去要求更多的“权”。相对应的,“伸张女权会让女性变得不美”背后的预设不过是反话正说,即一旦女性伸张女权或者获得了她们所要求的女权,她们就会不勤于打扮自己、不温婉贤良。面对这样的预设,女权与女性之美就又自然地产生了联系,即使“不美”的指控不能算是对女权主义思潮的尖锐反对意见,却足够引起普通大众对女权的误解,尤其是这种“不美”的指控远远不限于外貌,更涉及到一个群体的德行的时候。

而事实上,对这类预设的回应也是非常简单的,女权主义所要抗议和挑战的恰恰是男权主导的审美设定。为什么女性的美要被设定为温婉贤淑,为什么女性的美要体现在相夫教子,为什么衡量女性美的指标最终都指向丈夫、家庭、生养,为什么女性美的设定者不能是每一个女性自己?如果美之定义本身就是一套垄断的话语,压迫着一个话语缺失的群体,以这套定义为基础对话语缺失的群体进行指责自然是充满了偏见的,它不可能构成一种公允有效的批评。

在男权话语构建的美丽标准之下,对女性之美的赞许看似甜蜜实则是牢不可破的枷锁。女性无法,更没有义务按照单一的男权审美标准而活,于是那些未达标的女性就被理所当然的调侃、指责、侮辱甚至侵害。你还没结婚呢么?那么,你不是一个贤妻,“剩女”理当被调侃;你不打算要小孩么?那么,你不是一个良母,你理当被指责没有尽到延续物种的自然与社会责任;你有许多的感情经历且思想很开放么?那么,你不是一个正直的淑女,用“放浪”形容你有何不可?你衣着暴露,夜晚还出门娱乐么?那么,你不够自重体面,遭到性骚扰乃至侵害都只是活该。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记录了这样一种观点,女性珍贵如宝石,若你将她弃在街上,就不要怪牛将她拾去。将女性比作珍宝,看似赞美,实则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只不是浅薄的物化。丢在街上的宝石,纵然再美丽珍贵,终究是无主之物,可以被先得者占有使用。而女性既不是物,也不是无主。她们是拥有权利、尊严、自我意识的人,她们的主人只是她们自己。当她们的权利受到侵害,侵害她们的人有无可推脱的责任。当一个人走在街上遭遇抢劫,很少有人怪罪他为什么在身上携带钱财,更少有人调查他平日的行为品性,我们都明白错在抢劫犯,而和受害者带了多少钱、平常生活是低调还是高调无关,为什么当“性”这个因素在性骚扰和性侵害案件中变得突出的时候,很多人会转而指责女性受害者呢?

所以,女权主义和女性之美有何关系?女权主义要颠覆男权垄断的审美标准,要拒绝为男权社会服务的审美标准。这种颠覆和拒绝的意义不止于日常中关于美与不美的评价是否让女性舒心,而关乎她们切实的自由选择和基本权利。

女性的宣战:我要变成你? 

先来看看我们常遇到的观点:

“你说的我都明白,美的标准不应该单一,女性的选择应该被尊重,女性也不应该遭受性骚扰和侵害。可是,这些与自己的男朋友、丈夫、父亲还有社会上其他男性开战的女权主义者怎么会美呢?”

“男性和女性就是有自然差别的,只有女性有生理周期,十月怀胎和哺育婴儿也只有女性能够做到,这你总不能抹杀吧。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二者肯定是不一样的,女权主义者为什么看不到这一点?”

这两种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对女权主义的反驳,同时也是误解。

女权主义抽象的口号容易获得支持,例如男女平等,女性参政,女性受教育,反性骚扰反性侵害,这些抽象诉求落实到具体政策和具体言行上应该如何却难以被理解。口号支持者仍然可能认为女性应当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女性领导人不如男性靠谱,女性读博士没有必要且后患无穷,带点颜色的笑话无伤大雅,霸道总裁的示爱方式值得效仿……从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男权话语体系中脱离出来是困难的,通过教育、灌输、宣传、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这套男权话语已经完成内化,也因此,当一些已经开始从这套话语中脱离出来的人对这个体系进行批判和反抗之时,尚未脱离出来的人会视这种批判和反抗,包括这背后的厌恶和敌意,是针对自己而来。

这就是为什么一百年前的欧洲反女权漫画会展现出一种女性向男性开战的色彩。这一时期的反女权者大抵认为,如果女权主义胜利,那么男人将会被女性统治甚至奴役,从此过上悲惨的生活,连带着,孩子、家庭、整个社会都不会幸福。拿到今天来呈现,这组漫画反而像对男权的反讽。如果你觉得这组漫画中描绘的世界失序、可怕,那么,将漫画中性别对调的世界一样的失序、可怕, 而这偏偏就是现实世界的样子。

如果一定要给女权主义寻找一个敌人,相比于男性这个群体,性别压迫(sexist oppression)和支持这种压迫的观念更加恰当,施与这种压迫的不必须是男性。所以,性别压迫的含义并不局限在一个性别压迫另一个性别,更准确的表述是,如果一个人遭受性别压迫,构成她/他遭受这种不公的原因主要是她/他的性别。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压迫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Iris Young 的分类中, 包括系统性的暴力(systematic violence),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alism),去权力化(powerlessness),边缘化(maginalisation)和剥削(exploitation)。

同时,女权主义也不要求女性“变成”男性。在女权运动的早期,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希望女性在各个方面都和男性一样(比如穿男装)。女性成为男性的诉求事实上是反女权主义的。因为,要女性成为男性那样,进而实现性别平等,暗示着男性确实是高于女性的,而这直接和男性与女性具有同等的道德地位产生矛盾。

所以,真正的女权主义不是要消除性别差异,而是尊重性别差异的。但是,尊重性别差异,并不意味着尊重在差异基础上产生的不公正。例如,十月怀胎确实是大部分女性的人生必要阶段,而男性并不需要经历这个阶段。由于这一差异的存在,女性雇员相对于男性雇员成本更高,进而导致企业在雇佣中偏向男性员工(即使工作岗位无论男女皆能胜任、男女应聘者能力相同)。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不是以自由为名放任这样的就业歧视存在,或者为歧视进行合理性的辩护。真正的尊重是充分考虑女性的这种需求,在国家、企业的政策层面予以支持;是认可女性的生育为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并分担做出这种贡献产生的必要成本。女权主义的视角所看到的是:男性和女性一样需要面对生育,因为二者皆有生育的能力。而男性本位的视角则将男性定为标准的平均人,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女性(甚至也包括男性)或将自己改造成一个标准的平均人,或者接受自己不会被作为标准平均人对待的事实。

立白洗衣液有这样一段广告,一个温柔的女声缓缓倾诉:“我是女人,我不要做超人,我要你呵护我。”百度在妇女节推出首页图片,音乐盒里衣着精致漂亮的跳舞娃娃被珠宝包围,类似的广告、文宣不可胜数。有人会问,这样的女性丑陋不美么?女性这样生活,不美好不幸福么?

不是这样的女性不美丑陋,不是这样的生活注定悲惨。成为问题的不是这种美丽的方式、生活的方式,成为问题的是其他美丽的方式不被认可,追求其他美好生活的可能被大大限制。

这个看似要闹得天翻地覆的女权主义,这个看起来不安分、太激进的女权主义所要的,实际是最朴实的东西,女性作为人所应有的权利,女性作为人所应被给予的考量。女权即人权,女性之美即人之美。

★本文由微思客首发,如果需要,欢迎转载,但务必完整保留此说明,并注明: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并附上本网页链接,作者孙金昱,微思客WeThinker团队言之有物版块编辑。 。。。。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