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湘潭产妇死亡的三次新闻反转

氧化钙

(图片源于网络)

在过去一周,湖南湘潭医院产妇死亡无疑是最火热的新闻之一。

 

这个事件的媒体报道路径与往常并无不同,然而它却成为巨大的反转新闻,并引发舆论格局的几度变迁。媒体在此过程中的表现尤为值得探讨。

作为一个亲历新闻报道过程的网友,在接触最初的信息披露时,我也有着明显不同的情绪阶段:在第一阶段,从南都微信上读到那篇广为传播的肇始文,内有惹人争议的字眼,“妻子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也没有了呼吸”。许多媒体在转载之时,将“赤身裸体、满口鲜血、眼中含泪”特意标注在题目上,并刻意写到“医生和护士集体失踪”。

这则具有明显情绪倾向的新闻,抢占了大多数新闻媒体的头条。而从新浪微博话题的意见来看,公众愤怒指数飙升。尽管这则新闻话语模糊、操作陈陋,但很多人都没有对其明显的逻辑问题追问,比如说,为何医生护士集体失踪,这难道有有意为之的吗?为何在情绪先行的立场中,只见到家属一方的单一信源?

这一文本同样见诸于某都市频道的晚间节目中,在节目中,家属对着摄像头哭诉、激动的砸门而入、死亡产妇的特写镜头等,都不经任何处理的曝光在公众视野下。值得注意的是,在节目的末尾,终于见到除家属以外的信源出现,在镜头前的湘潭医院负责人,表明“疑似羊水栓塞”“医生护士撤离是源于家属过激行为”等。

这个最初传播阶段,当地媒体的议程操作指向是“医生护士失踪”,而事实上,这一议程设置也起到了很大的成功。如果停留在这个阶段,很大程度上能表明经典传播手段的行之有效,在议程设置前,公众都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而这一信息接受习惯,正是源于传统媒介的单一化、信息习惯的长期塑造;况且,一旦裹挟具有情绪指向的词汇,契合公众内心的价值倾向,具有逻辑思考能力的人们也开始流于感性。

新闻反转的第二阶段,是凤凰网评论员唐驳虎针对“医学常识”的长文分析。这一文章累积了比较多的数据和资料,以进行“羊水栓塞”的科普,最后指向媒体的报道逻辑,指出“媒体报道要有基本的医学常识”。这一文章对于专业知识的普及可谓比较饱满,在观点之外还是一篇“干货”文章,我看完以后即有比较强烈的分享欲,发给多位朋友查看。

事实上,以这篇文章为代表的反思文本,彻底的扭转了此前的舆论方向。新浪微博以此为话题的红蓝站队,批评家属的开始占据主流。我查看了一下评论,有大部分评论都指责患者家属不知底细、情绪过激,@彭晓芸的微博写到,不要“交给什么不懂医学常识愚昧自私还爱闹得歇斯底里的婆婆,鉴于丈夫和婆婆的关系,也不必交给丈夫决策,当你生死攸关时,他们在外面讨论的是二胎。”

对家属不明就里、自私自利的指摘,来源于电视报道文本里的一个片段,得知产妇可能要切除子宫时,当事家属表明了“二胎”的顾虑。坦白而言,将子宫与生育能力挂钩,是人之常情;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种顾虑对手术签字形成了延误影响。

唐驳虎的评论文章里,得出结论称,“家属对医学不了解,没有及时同意转为剖腹产,这是导致羊水栓塞未能避免的主要原因。而在病情告知后的家属的进一步应对失措,则是孕妇死亡、未能救活的直接原因。”这其中,特别标明了要切子宫保大人时,家属尤其是婆婆的反对,“怎么生二胎呢”?

正如《博客天下》主编石扉客的看法,没有用分析态、可能态,而直接下结论的做法不太恰当。而来自妇产科大夫@白衣咸饭 的评价,则对文章的专业性提出了直接质疑,在微博中,作者提及“此文说有准备的剖宫产是减少和预防羊水栓塞的方法,这句话不仅错得离谱,而且极具蛊惑性。”

截止这个传播阶段,议程设置从“医生护士集体失踪”成功转移到“家属亲人蓄意闹事”上面去。值得注意的是,评论员的文章虽然极为专业,然而也是得之于网络搜索,第一阶段的新闻报道虽然煽情、操作失范,但就采访的内容而言,还是有信源的可靠性;而唐驳虎的评论文章,直接给出定论的前提,难以说是确凿的真相。

新闻反转的第三个阶段,乃是新浪微博上实名认证“张宇父亲”的出现。在此前的两个新闻传播过程中,两种议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一是常规化报道,指责医院;二是专业性质疑,指摘家属。然而这两个传播过程,都过多的依赖于单一信源,并且在信源上涉及到过度阐释。

新浪微博@张宇父亲 的出现,得以纠正第二传播议程的过分偏离。其中,家属部分澄清,对于二胎的想法和签字认可切除子宫之间,没有不必要的时间拖延;同时,试图把焦点拉回第一阶段的议程设置,也就是医生护士集体失踪,所谓“没有履行正当的告知程序”。这一传播阶段,一些网友开始思考,是不是不能单边站队,而是要系统考虑到双边可能都有责任。

不过,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的考证表明,新浪微博@张宇父亲 的内容很可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因而也无法确凿真相。在官方机构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此事依然在罗生门之中。

第一阶段的传统传播路径,在网络上大有被弃之敝屣的趋势。很多人看到第二阶段的文本分析以后,为公众的自觉理性鼓与呼,并认为“媒体忽悠人”已经失去可能。然而,这种理性也流于表面,公众自以为能摆脱议程设置,但实际上仍然困在其中,按照网友@破破的桥 评价,“以前媒体只消费医生一次,现在变为消费医生和病人各一次”,而其实在这三个传播阶段中,公众被媒体忽悠的团团转,也未必不是事实。

若以华声在线的报道和唐驳虎的评论文章作为本文代表,后者可能更专业一些。然而亦有评价称,“专业人士遇上医患矛盾,最怕的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记者,而是‘向专家了解一些’‘互联网简单学习’后就以为自己懂行的记者。”

如果以“事实和真相”来区分本文的话,那么两个文本都有可能是真相,然而只有第一传播阶段“不专业”的报道可以说算得上事实。另一方面,事实是确凿的,真相却是事实的不同组合,媒体人的价值观、无意识动机等,都可以导致其在选取采访对象、组合材料、遣词造句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即便事实相同,也可能有不同的真相塑造感。

在这不同的报道文本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第一阶段的报道呈现的“孕妇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突出的是画面感;而第二阶段的传播议程,则试图将之与家属的不明就里联系到一起,为其寻找到原因。它们在描述上各有侧重,动机或为博得眼球,或为文章立意,然而假如说它们呈现的都是事实,那么事实的描述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业余人员获取信息碎片是容易的,但搞懂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困难的,脱离具体病情作专业解读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在互联网上简单学习以后作为的论据,虽然可能是真实的,然而可能有某种环境限制,也有可能是已经被推翻的研究;它作为媒体的报道补充是可以的,但并不值得信任。

湘潭医院产妇死亡事件,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在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变局下,经典传播手段与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传播(专业传播)的一次冲突。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前者,然而对后者的取信,也同样可能堕入陷阱。进行这种分析是困难的,然而对于传播者而言,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也很重要,比如说充分认识自己的写作动机,能否在事实不确凿的前提下尽量运用分析态、可能态。

★本文经作者授权由微思客独家推送,首发于“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如需转载,请附上本说明,并附上本网页链接。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