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求在于他”者往往惴惴不安,因为他们要小心翼翼维护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要不断地往上爬,渴望获得更高的评价,他们一直在追逐“评价”,可外界评价本就众口难调、尺度不一,对个人的批评或误解本就在所难免。于是,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惶恐之中,并且少有喘息之机。

宗城 | 微思客编辑 ,706青年空间专栏作者,凤凰文化、文汇APP外约作者

 

一.

翻阅自己从前的杂文、碎碎念,发现有几篇杂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朋友”与忙碌生活的探讨。具体而言,它包括几个点:何者为“友”;为什么交“友”;草率的社交是否会加剧我们的身心负担。一言以蔽之,这是对“社交生活”的反思。“朋友圈”可谓今日网络社交的缩影,朋友圈式的社交,影响着上亿国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想借“朋友圈”开个题,对过去的几篇杂文整理编辑,草就此文,权当对这一主题阶段性的思考成果。

二.

我很忙,

我很累,

我很小心翼翼。

如今,当我翻朋友圈,看着朋友、同事和陌生人的动态,“忙、累、小心翼翼”的感觉扑面而来。比如:某某人一连参加好几个创业计划,圈内诸多活动合照;某某人在朋友圈道歉,盖因自己信息太多,回复不过来;某某人抱怨职业不称心、队友不上心,又不好明着说,反倒在外人看来这话有酸味;某某人遇到挫折了,感慨自己的举目四望心茫然...还有某某人对国家失望、对体制失望、对公司失望、对自己失望云云...

也会出现正在外地旅行,或者间隔年的朋友上传的休闲照,但他们下一天或是隐身,或是赶累积下来的任务,出去一番也更像一次对“忙、累、小心翼翼”的短暂逃逸,终究会被拉回来。

我也无法超然其中。“忙、累、小心翼翼”也是我如今生活的主旋律。不,不是生活。虽然在象牙塔里,我却仿佛一只脚踏入社会,提前感受工作的压力。写作、文案、开会、比赛、训练、编辑以及琐碎但必要的沟通,算上课业任务,一天时间所剩无几。夜晚大抵一点睡,六点半就要起来,早上八点上课,没有午睡。前几天,一位朋友询问我有无兴趣开个网络课程,晚上八点到九点讲一个小时,有赞赏。我推脱掉了,盖因疲倦。以昨天为例:早上八点的课上到十点半,十点半到十一点吃饭,然后改文案,编辑文章,下午一点半开始创作,写到三点,看一会书,赶四点钟的课,一个半小时。六点半到九点钟讨论辩题。晚上十一点宿舍关灯前,背英语,看一看专业课、选修课留下的任务。

这已算轻松的一天。

小心翼翼,因为有些任务是自己的责任,要做好。也因为每一个任务都要处理与局内人甚至局外人的关系。天晓得哪一句话不得体,对方脸色一坏,可能就节外生枝。

昨天发了一条朋友圈,一位朋友评论,也心觉自己很忙、很累、很小心翼翼,唯一让她感到自己还有“生活”的一瞬间是她暂时关上手机,先不管各种消息、各种deadline、各种事务,好好睡一觉。但这肯定只是一瞬,因为拖太久就会“失职”。她现在大二,还留在学生会,发个通知,仍要字斟句酌,生怕出了错字。还要在自己的事务之外,帮一帮朋友,盖因朋友,也就是我的另一个同学,也很忙,也很累,他不是个喜欢欠人情的人,但他真的顾不过来了。忙碌自己所忙碌的,帮忙颇有情分的朋友,机械地回应每一方的信息,这仿佛我和我的朋友们的共同“生活”。

想起了自己国庆假期的一天。在前一天处理了三个文案,习惯性写好文章保存,和朋友沟通好下一步的图书馆推广计划,全天处于“工作”中。实在很想偷一会懒,所幸在这天下午偷偷上去图书馆二层的阁楼,关了手机,躺在垫子上,什么也不管,什么工作事务也不想,就是凝视着眼前的白墙,或者看一看窗外平常的风景。浪费时间。

也想起某天晚上和一位朋友的交流。他因为负责某平台各种活动的对接,负责监督每一个团队的进度,以及谈很多合作项目,每天都需要添加很多陌生人,第一个微信到了人数上限,只能再开第二个。两个微信“朋友”总数,少说也有七八千。想象一下,每天打开微信,爆炸一般的新回复提醒。

由于加班加点,他这些年习惯了熬夜,生物钟也调不过来。

我不知道古人的生活,但熬夜许是现代人的普遍行为。有的人熬夜赶稿子;有的人熬夜整理提炼论文;有的人加班加点后仍不愿休息;有的人把生活推迟到“凌晨”;有的人就是睡不着。朋友调侃道:“我就觉得,现在不熬夜的人,要么活的极度坦诚透彻,要么有一根电线杆一样粗的神经。”

说回那位至少有八千“微信朋友”的朋友。曾经有人建议他放空自己,去台湾或者什么地方游玩一段时间。他的回应是:“我也想啊,可这里还有很多事要我做呢...”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想,因为我们在日常中总需要说些“应付话”,但后半句确实是实在话,也是很多“很忙、很累、很小心翼翼”的人的实在话。

“还有很多事需要我做,我不做,没有人能替我分担。大家都很忙...”

二.

什么是朋友?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放眼望去,仿佛很多人都是朋友。仔细想来,又仿佛没有多少。认识一个人,说上几句话,就是朋友吗?朋友不只是一个称呼,它意味着微妙的情分,如果人人交流一番,便可为友,“朋友”便有名无实了。

那么,说话投缘即可为友吗?我也存疑。如果我们只是碰巧在某一个话题上有共鸣,比如调侃一部烂电影、赞扬一本书籍,我们就能确定朋友关系吗?...我们是否已经了解了各自的性情人格?我不是说“贫贱不可事君”那一套,我是说,我们考量何者能够为“友”,对方的“三观”我们是否应掂量掂量?对方眼中,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为,我们心里是否要有个数?仅凭兴趣交友,天晓得对方某天兴趣转移,或者与你三观有别,你再嫌对方不可理喻,甚至污了你的眼,是否晚了?自己交友的不慎,这个责任,如何能轻易撇干净...

有时候,你交往一个人,心觉气味相投,大呼过瘾,过些日子,你又心生凉意,盖因这个人“变了”,变得你不认识了。可是,是他真的变了,还是你本就疏于理解他?有些人,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备好不同的面具的。

三.

思考何者为友,是源于读《论语》的启发。《论语》里有一句话,叫“无友不如己者”。当你初读此句,颇觉它有“计算人生”的玩味,如果按朱熹的解释——“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你可能就疑惑,损益之说,不正合乎“计算人生”,把人视如商品那套吗?

这涉及到两个问题:

1.夫子对于“朋友”的界定与今人有别;

2.“计算人生”和夫子在交友之道上的看法,本质有别。

先说第二个问题。“计算人生”,认为人生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以估算的,都可以找到最优解,显然,它在观念上是功利的,它的着眼点,在于人如何更省事地“谋利”。而夫子的交友之道,要结合另一句话理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求在于“我”,而不在于“他”(注意,“求在于我”不等同为自己不顾他人),交友,说到底是“求在于我”的一环,我们与德行高尚于我们,或者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且恪守本分的人交友,不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交”本领,也不仅仅求一时的友情上的欢愉。我们是否有一个向善的追求,或者说浅一点,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加“适意”,更感到自我价值的成就,而不至于虚无怠惰?凡此种种,都“求在于我”,体现于“交友”,我们在交友上就会慎重克制,就会更看重“是非”(尽管如今的世道喜欢淡化是非)。

举个例子:

如果当前有两位师长,一位深谙官场、商场潜规则,且鼓励人通过钻空子实现名利;一位虽然明白如何钻空子,却反对如此行事。仅以结果论,假设选择第一位会容易实现名利。那么,“计算人生”的信徒就会鼓励你与前者交友,而“患不知人也”的古人,就不敢苟同。

再说第一个问题,这和我在开头的困惑挂钩。如果夫子穿越到今朝,知道什么是微信,什么是朋友圈,那么,他许是不会认为“点赞之交”即为友。同事、同学,也不同于友,前者为发展为“友”创造机会,但双方是同事或同学,不意味着双方必为“友”。朋友是你愿意让渡自己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等利益去陪伴的,谈论之事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与学习。

我们生活的时代,生活与生存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工作与生活也愈发分不清。比如我的工作:撰写约稿、图书馆策划文案、文章编辑等,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约稿、什么时候图书馆需要新的策划、什么时候自己又要登录后台,修改文章...即便表面上有明确工时,当你休息时,你仍不得不处于精神上的“预备”状态,天晓得何时新的任务又来临...包括社交平台上的诸多聊天,往往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只要你的工作看重社群维护、看重客户体验...

这让我们越来越难分清朋友、同事等关系,让我们往往懒于梳理“何者为友”,索性就将朋友的边界无限扩大,逢人说上三句话,就可以互称朋友,“好人卡”被无休止地发放,情分上的事,人人都可以打着“朋友”的幌子,索要情分,至于人情债还不还,往往没有准信。人情是一潭涂抹蜜糖汁的浑水,浅浅涉及,春暖花开,身体陷进去了,就叫苦不迭。很少有人能永远“心甘情愿”给予人情,更何况对方未必是真正的朋友。也许,最初不过一时兴起,心道多一个朋友也无妨,可当对方向你索要人情,给你增加烦扰,你又免不住思考——这段友情真的有维持的必要吗?于是平添烦恼。

四.

交友如此,给自己“揽活”也如此。能者多劳是个老词了,师长们也常说:“技多不压身。”这固有它们的道理,但对青年人的坏影响无法回避。多少人看到一个“机会”,临了选择,耳听这般话语,便侥幸:多一种可能,先做再说,其它的慢慢捋。哪管什么度德量力,只当自己是累不死的牛,不断进行草率的决定。等活儿多了,又发现力有不逮,心中有乱麻。于是进退两难,不继续,那就不负责任;继续,自己就真真献身工作,没有喘息了。

更烦恼的是“爱做梦”的人。有梦去追也就罢了,偏偏今日梦东,明日梦西,天边的梦还没现出光痕,他便泄了气,叹道:“不可为...不可为...”然后调转了头。

这样的人,自由是自由了。却也只剩自由。

五.

“朋友”多,必然会累吗?当然不会,二者没有必然关系。如果从怀疑“朋友”的边界与忙碌生活的联系,引申出这般结论,便是新的矫枉过正。真正会让一个人“活得那么累”的原因很多,而本文探讨的,是私以为很重要的两个——求在于“他”与决定的草率。

关于“决定的草率”,上文已经试举“交友的草率”与“做事的草率”,来说明为什么它会加剧我们个人生活的“疲倦”。在这一节,我想主要谈谈“求在于他”。

“求在于他”自然是与“求在于我”相对的。反映在与人相处上,往往会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看得很重,挂在口头的句子如:“他们为什么不理解我?...怎么才能让他们理解我?...他们为什么注意不到我的存在?...我为什么不如他们?...”寻找认同感、在乎他人感受,不是十恶不赦的事,大抵身处一个集体,需要与他人协作的人,都免不了“寻找和在乎”。但“求在于他”者,偏执地将他人的评判作为自己做事的一大标准,并且将自己内心的满足感、幸福感悬系于他人之手,自我的修行,也变成为了让别人更理解自己的努力。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正因如此,“求在于他”者往往惴惴不安,因为他们要小心翼翼维护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要不断地往上爬,渴望获得更高的评价,他们一直在追逐“评价”,可外界评价本就众口难调、尺度不一,对个人的批评或误解本就在所难免。于是,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惶恐之中,并且少有喘息之机。

一个“求在于他”的人,既想停下脚步,又害怕停下脚步,害怕落后,害怕不被认可,无怪乎活得很累。

 

(本期编辑:惜时)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系微思客特约撰稿人作品,如需转载,请事先取得授权。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