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惜时 | 微思客传媒编辑
 

伍迪·艾伦已经被谈论过无数遍了,他被法国人称为“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 媒体给他冠上“文青导演”的标签,人们依然痴迷于他在《午夜巴黎》里用奇想与浪漫诗意所构筑的“流动盛宴”……作为始终与好莱坞流水线工业保持距离的高产导演,伍迪·艾伦游走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追随与抵触他的人可能不相上下,评论家褒奖他巅峰时期的犀利辛辣,也对他的因循守旧心生厌倦。实际上,他的那些自编自导的作品大部分并非多么深刻或异乎寻常,看完电影,观众也许不关心他讲了什么,更多只记得永远堆砌着絮絮叨叨的台词,神经质主人公充斥着各种关于哲学、艺术、文学的论调,在诙谐幽默中夹杂着刻薄、批判,故作轻松地表达他的愤世嫉俗。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伍迪·艾伦便保持着几乎一年一部的高产频率,早期的好多作品他会亲自上阵,扮演作家、电视台编导、魔术师之类的角色,圆形黑框眼镜、出身犹太家庭、聒噪的台词是标配,流露的心理和喜好带着明显的自传性质。 

 

今年他在戛纳亮相的新片《咖啡公社》仍旧是他钟爱的纽约故事,伍迪·艾伦将目光投射到20世纪30年代五光十色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犹太青年鲍比到好莱坞追梦,与舅舅的秘书兼情人坠入爱河,随后姑娘还是选择了事业有成的舅舅。复古怀旧的情调下,对犹太家庭的自嘲、有点恶趣味的幽默、年轻男女的爱情感伤,通通是熟悉的味道,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故事穿插着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但经过审视的生活却不好过”,点出要义。诚然,伍迪·艾伦的这部新作赶不上早些年电影里的天马行空,温和有余、犀利不足,但是这对于一个已经81岁高龄步入人生暮年的创作者来说,也不能苛求更多。

 

(《咖啡公社》,2016年)

可以说,这种不断重复的循环,构成了伍迪·艾伦独树一帜的风格,他喜欢和厌恶的东西都毫不掩饰地在影片中呈现,对性与爱、生与死、虚妄与现实、道德与责任的偏执被反复述说。在看了《咖啡公社》又陆续重温了先前的一些影片后,忍不住再次对他电影里谈论的几个关键词加以赘述解读。

一、开涮知识分子

一方面伍迪·艾伦的电影充满着文人的浪漫和诗意,伯格曼、费里尼、厄普代克、菲茨杰拉德、艾略特等名家言论被主人公信手拈来,另一方面,伍迪·艾伦却从来不屑于树立知识分子曲高和寡的形象,反而对他们的怯懦、装腔作势、虚无、颓丧大加嘲弄。在里程碑式的作品《安妮霍尔》里,伍迪·艾伦自己饰演的喜剧演员艾维的嘴炮模式一旦开启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对那些称自己为“犹太佬”的人介怀到偏执的地步,和黛安基顿在影院门口排队买票的间隙,也忍不住对身后大肆评判塞缪尔·贝克特、传媒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恩的陌生人批驳一番。但就是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分子却搞定不了厨房里的小龙虾,观众不禁哑然失笑。

(《安妮·霍尔》,1977年)

在1997年的《解构爱情狂》中,如同影片不断在现实和虚拟中转换的跳切镜头,作家哈里过着支离破碎、混乱无序的生活,他把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都写进书里,哈里的感情世界同样糟糕,有过三任妻子,每次均以他劈腿他人告终,似乎是个靠性爱维持写作灵感的爱情狂。无疑,影片对艺术家的生活状态的描摹带有很大的嘲讽意味,解构、自我剖析后的悲伤定论是——知识分子“在生活中不能正常地运作,却只有在艺术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到了《爱在罗马》,伍迪·艾伦甚至安排了一个类似于“局外人”的角色,一名到罗马度假的建筑师,在小卷毛饰演的杰克不可救药地迷恋上女友的好朋友莫妮卡时,一针见血地对性感、风趣又时常引经据典的莫妮卡进行了狠狠的挖苦。伍迪·艾伦对这类矫情做作的伪知识分子具有准确的心理把控,嬉笑怒骂间就把他们损了个底儿掉。

 

2014年的《无理之人》,伍迪·艾伦将矛头完完全全对准了哲学,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主人公阿贝一个风度翩翩的大学哲学教授,对康德、克尔凯郭尔的理论如数家珍,却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走在精神毁灭的边缘。荒谬的是,他用一起完美的谋杀案找回了存在的意义,并用存在主义理论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影片精致的逻辑、自圆其说的哲学论道对阿贝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给予了无情的嘲讽。

(《无理之人》,2015年)

好吧,伍迪·艾伦的这种敌意多以戏谑的方式进行,并无意一本正经地输送他的批判性价值观,观众享受着连珠炮般机智幽默的对白、反复出现的电影元素。

二 、讽刺性喜剧

伍迪·艾伦出生于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很早就开始为报刊杂志、电视台写笑话段子,据说16岁时利用放学后坐公交车的时间每天创作50则笑话不在话下。搞笑天才在近十年的电视编导和喜剧演员经历中得到进一步延展发挥。因此,这也奠定他的作品一开始就没有走上严肃正统的道路。不过,他的话唠喜剧也不是那种无厘头的不知所云,许多脑洞力惊人的想象令人捧腹的同时,又淡定地把作用对象冷嘲热讽了一通。

《西力传》应该算作很有野心的一部作品,以伪纪录片的形式铺叙了变色龙泽里格极富戏剧性的一生。泽里格能够依据周围环境自我调整,当他处在犹太人群体中时,他的身上就会马上出现犹太人的特征,如果他和民主党人交往,他就把自己变成民主党人,当他出现在唐人街时,他的形象又成了中国人……总之,泽里格能神奇地让自己变身与环境融为一体,变化有时候是身体上,有时候是心理上。他的奇异机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之他的形象被反复消费,根据他炮制的文化商品在街头泛滥,亲人以监护人身份拉着他四处巡演收获名利,医学界将他关起来作为研究对象等等。

(《西力传》,1983年)

影片太荒诞不经,以至于让人觉得这是伍迪·艾伦的随性胡诌,神经质的变色龙一会儿被神化受到万般追捧,一会儿又因为分身在不同圈子的行为成为人民讨伐的危险分子,总而言之,伍迪·艾伦借助近乎狂野的想象,将美国政府、教会、医院、传媒、法庭、领袖人物等所有原本引以为傲、义正辞严的东西调侃了个遍。就连影片彩色画面部分,苏珊·桑塔格、欧文·豪等名人故作姿态地对泽里格加以补充、回忆、评述的情景也十分搞笑,《西力传》虽不是最有名的一部作品,但伍迪·艾伦的天才式创作,还是让人忍不住拍案称奇。用喜剧的方式演绎悲剧的内容,是他一贯擅长的手段。

(《西力传》剧照)

他的喜剧风格几乎贯穿所有的作品,一些角色说着聒噪的台词、做着反常的举动,表面看他们滑稽不堪使人忍俊不禁,转而一想,其中的可悲性又是伍迪·艾伦所要揶揄的。《爱在罗马》其中的一个片段就表达了他对追逐声名的鄙视,一个人莫名奇妙成为城市名人,当他习惯了大众的推崇、聚光灯的照射,突然失去关注时,罗伯托·贝尼尼饰演的这个人就只能疯狂地在大街上寻找曾经向他索要签名的人。同样,《赛末点》、《蓝色茉莉》分别塑造了一个渴望跻身上流社会的穷小子和被谎言、自负包裹的落魄贵妇,展现了伍迪·艾伦对浮华、虚荣的批判性思考。

三、谜一般的两性关系

不可否认,伍迪·艾伦近五十部作品大部分都涉及到性、爱情、婚姻。1972年的幻想喜剧《性爱宝典》甚至提及“性冷淡”、“同性恋异装癖”、“鸡奸”等一系列敏感又尴尬的性话题。不过,与一般类型片对爱情的神圣叙事不同,伍迪·艾伦电影中的两性探讨很少有单一完满的结局,少了颂扬的基调,通常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感伤情绪溢于言表。《汉娜姐妹》就讲述了汉娜、霍莉、莉三姐妹错综复杂的感情史、心理史、成长史。里面不乏姐姐的丈夫爱上妹妹、妹妹最终和姐姐的前夫情投意合这样的“混乱”关系。《曼哈顿》里,几个知识分子间的情感纠葛同样令人咋舌,40岁小说家戴维斯与好友的情人玛丽之间的恋情无疾而终后,再次转向甩掉不久的17岁前女友,却被这个高中生送上爱情箴言“并非人人都没有原则,你应该对人们保留一点信心”。在伍迪·艾伦的电影里,一旦深陷感情的漩涡,人人都无法高雅持重。他自己不也在身体力行探求这一命题么?其个人生活在此按下不表。

 
 

(《汉娜姐妹》,1986年)

出轨、背叛、三角恋、四角恋在伍迪·艾伦的影片中已经司空见惯,不过生活的细枝末节、男女之间的暧昧犹疑、浪漫情调下的暗流涌动,也只有伍迪·艾伦能拍得充满妙趣和哲思。像《安妮·霍尔》,艾维与安妮·霍尔之间兜兜转转的情感历程,不仅布满浓郁的生活味道,现实与超现实的手法也完整解构出了艾维矛盾、困惑的精神状态。而明媚、温暖色调下的《午夜巴塞罗那》则借助两位性格相异的女人,探讨了他们在面对感情时的冲动与理智。所有严肃无聊的东西在伍迪·艾伦这里均被他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剥离地头头是道,影片中所展现的爱情、婚姻的不稳定性是他始终信奉的认识,因此,纵观他所论及的两性关系,不无悲观。

(《午夜巴塞罗那》,2008年)

《安妮·霍尔》中伍迪·艾伦面对镜头的一段自白或许很好地印证了他在这一议题上的价值观:

“我想起了那个老笑话,你知道,有个家伙去看精神病医生,他说:‘大夫,我兄弟疯了,他以为他自己是一只鸡。’医生说:‘那你怎么不把他带来?’那家伙说:‘我是想带他来的,可是我需要鸡蛋呀。’你看,我想这就是现在我对男女之间关系的感觉,你知道,它是完全非理性的、疯狂的,甚至荒谬的,但是我想我们还一直要经历这一切,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鸡蛋。”

四、似是而非的人生哲学

有时候观看伍迪·艾伦的电影仿佛在阅读这个圆滑狡黠的老头的私人笔记,脑袋里的怪东西散漫无序,然后畅快淋漓的牢骚和感慨发完,好像并不能给人什么振聋发聩的启发。但实际上,在那些关于性、爱、生存与死亡的妙语连珠的理论背后,隐藏着他对生活的真挚思考,且不经意间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痕迹。不过这些琐屑的带有自我剖析性质的言论也不是什么心灵鸡汤,反而有些反鸡汤的意味。比如他在《汉娜姐妹》里毫无避讳地表达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在《爱与罪》中将爱等同于受罪,在《午夜巴塞罗那》里借艺术家胡安之口说出“只有未遂的爱才浪漫”……什么是爱,婚姻与爱情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他可能有一大堆金句,但就连感情经历丰富的他自己本身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伍迪·艾伦说过“我感兴趣的是不能解决的问题:生命的有限性、无意义感、绝望、沟通的困境。不能去爱,不能维系爱。”因此,那些似是而非的人生哲学并不会向观众揭示生活的真相,而是带领人们细细沉思关于生命的疑问。

(《午夜巴塞罗那》剧照)

比如暖黄色调的《咖啡公社》虽然对男女主角的浪漫邂逅给予了唯美、温柔的一瞥,但短暂的惋惜过后就对名利场上的爱情选择提出质疑。《魔力月光》仍旧是情感与理智的辩论,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里是情感战胜了理智,科林·费斯饰演的魔术师斯坦利原本靠逻辑活着,而与艾玛斯通扮演的灵媒交锋后,享受到感觉带来的快乐,迅速缴械投降。看来原本轻快地表达“这个世界可能没有目的,但它并不是一点魔力也没有”的伍迪·艾伦也随着时间的延展,变得更加世故了。在所有假装通透的人生哲学论说里,《赛末点》值得被浓墨重彩的介绍,一个凤凰男出轨酿成谋杀的通俗故事在伍迪·艾伦“运气”理论把玩下完成得圆润流畅、扣人心弦。“如果有人相信运气,那他一定是参透了人生”,影片反复陈述男主的“运气”说,配合高昂的歌剧配乐,节奏不断加快,紧张感越发强烈,男主角迎来人生赛末点,最后前后呼应再次“运气”论。伍迪·艾伦以小概率的运气代替道德审判,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拥有好运气是多么重要,这洋溢着思辨色彩的黑色幽默实在高明。

(《赛末点》,2005年)

伍迪·艾伦的迷人之处在于他巧妙地描绘着人们习以为常却被忽视的生活,借助喋喋不休的主人公,表达自己的人生哲学。这让人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我不是来演讲的》里所说“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使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影片循环往复地呈现人生的纷繁困境,但生活的怪诞荒谬依然在继续,谁也无法参透其真谛。

 

有人说伍迪·艾伦的受众很小众,片子很少在商业上大获成功,我倒觉得他的议题日常、通俗,只不过是以他的文人幽默和反传统方式表现普罗大众的生活。他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调侃一切正统的事物,像热爱生活那样热爱电影,奇妙的是,人们都能在电影中找到似曾相识的自己。

 

编辑:惜时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首发于微思客,经作者授权发表于微思客。转载请事先联系作者或微思客团队。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