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玉照

前两天,我一个在大学任教的朋友微信跟我说班上一个家境比较困难的新生不想学哲学,想要退学回去重新参加高考。我当即回说,赶紧让他回去吧,人穷可不能学哲学啊……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一个人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当下哲学面临的窘境。

在资本逻辑主导一切的今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必须换算成金钱才能很好地被表达和认同。作为和现实的疏离感最深的一门学科,哲学在当下显得尤为格格不入。哲学尚且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处境就更加悲情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就不再是主流的理论了,不仅在学术圈,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边缘化,就算在学术圈以外,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也少之又少。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流俗印象似乎就是公共政治课上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既然已经是原理了,还何谈研究?换句话说,一个整天思考“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之类问题的人,如何亲近日常生活?如何思考公共问题?俨然有待证明。大学时代的公共政治课堂上,当老师慷慨激昂地批判资本主义残酷、无情、非人道,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时,学生们都会在下面笑出声来,这对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而言不能不说是悲哀的。当然这种悲哀不在学生,也不在研究者本身,而是时代的复杂所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名声之所以颇为不佳,大概是因为大部分中国学生进入马克思主义的方式都是相对糟糕的。在还没了解马克思是何许人,写过哪些书,提过哪些观点之前,他们就已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型了。受高中政治课的影响,很多中国学生大都有一个误解,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政治,甚至说哲学就是政治。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中国学生都十分反感马克思主义哲学,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反感的东西和马克思到底有多大关系是值得怀疑的。大部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人并不清楚,从高中以来就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是谁的哲学?严格意义上来说政治课上的“哲学”只能算是一种教科书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相去甚远。

说到教科书体系,这里不得不简略地梳理一下何为教科书体系。国内教科书体系直接来源于苏联哲学教科书,这一体系是当年苏联所构建的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和评价体系。苏联哲学教科书最早可以追溯至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并逐渐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米丁参与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1933年苏联共产主义学院哲学院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全国高校哲学教科书,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其中《辩证唯物主义》为上册,《历史唯物主义》为下册。这套教科书,也成为其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范本。

斯大林掌权后,1938年发表了名义上斯大林亲自撰写的《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其中的第四章第二节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成为我国长期以来的哲学教科书的直接来源。《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所阐释的内容如果追溯其理论来源的话,主要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当然是经过改造以后的恩格斯的观点。可以肯定,如果马克思本人看到这本教材的话,应该也不会承认那是自己的观点。

苏联的教科书体系长期以来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内,苏联曾派一批专家在中国的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至此,中国才开始反思斯大林模式,重新编写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

196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艾思奇所编写的这一教科书体系长期影响和规范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书写。该书1961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第1版很快销售一空。1962年8月又出了修订后的第2版。至第5次印刷时,它的销数已达93.7万册,文革后又进行了再版。

艾思奇所奠定的教科书模式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理论语境的变迁,这一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并大大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推进。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模式的局限性。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几代马克思主义学人都在致力于超越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解释的僵化和滞后,重新寻找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表达方式。

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说已经完全摆脱了教科书体系的影响。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内部这些传统的教科书模式早就已经被抛弃了,但是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仍然是充满偏见和误解的。至于学术上的推进为何没能在公众之中传播以消除公众的误解和偏见,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因为在当下我们还很难将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理论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区别开来。

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流俗印象,也造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尴尬处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人,我们不可避免地被人一再追问乃至怀疑,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日常生活?估计会被人当成疯子,用马克思主义参与到公共生活的论辩?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相比较自由主义等时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然颇为不受待见。面对同样的公共问题,当我们搬出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似乎瞬间就高大上了起来,但如果我们搬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不免给人造成刻板、迂腐的印象。

时至今日,优质的非学科史论文中,我们已经很少看到用马克思作为基础理论依据的了。我们无数次被别人质疑:搞马哲的还在研究阶级,现在哪里还有无产阶级;还在研究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真能实现?这一切追问质疑的背后无非是在揶揄我们不过是沉浸在假问题的世界里自娱自乐。确实,马克思当年所面对的那个时代已经消失了,但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也并非必须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所奠定的框架之内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已经走到了很远的地方,以至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人甚至无法明白一个学者为什么会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领域,马克思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之中,但对于整个西方哲学史乃至人文科学来说,马克思最大的意义绝不在于马克思主义,而在于马克思对整个西方现代性的批判。在西方学界,不论是在哲学、社会学还是史学领域,马克思主义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对于大部分严肃的学者来说,不论是否同意马克思的观点,但毋庸置疑的是,都必然对马克思保有足够的敬意。

在中国的语境中,为什么大部分人特别反感马克思主义?大概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仍然是在意识形态的谱系之中,而非在哲学谱系之中。当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身就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无论时代赋予我们何种东西,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而言,都必须表明一个事实:公共政治课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就不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划等号,或许只有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意识形态符号的马克思被清楚区分的那一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和偏见才不会如此之深。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既然传统教科书体系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至少不是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就留待以后的文章中慢慢向大家解释吧。

(插图来自百度图片,图文编辑:刘彪)

★本文由微思客首发,如果需要,请联系微思客或作者,转载时务必完整保留此说明,并注明: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并附上本网页链接,作者玉照,微思客林中路版块编辑。

话题:



0

推荐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WeThinker

4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网站:www.wethinker.com 联系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文章